为何有“上身长坐中堂,下身长走忙忙”的说法?

如题所述

在村里面一些老人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可以从他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因为他们相信有命数这个说法,要是有的人天生命好的话人们是能够看出来的,例如从他的样貌或者是谈话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老人们常说三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就算你只有三岁老人们也能够看出你以后一辈子的发展,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说的一句俗语是“上身长做中堂,下身长走忙忙”,这就是老人们识人的一条俗语,你听说过吗?这其中有何含义。

其实这句俗语是根据一个人的身材比例来看的,前半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是上身长于下身的话就说明这个人是是比较幸运的,以后干的也是比较舒适的活,做中堂在古代的意思就是在衙门里面做事,总之就是当官的意思,在大多数人看来能够做官肯定是比较幸福的,因为那是一种脑力活,做事情的时候不用出蛮力,只要动脑子就可以,不受风吹雨淋自然是一件好差事,因此人们会认为上半身比较长的人以后过得比较好。

后半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下半身比较长的话就说明这个人很有可能一直在奔波,干的都是一些需要花费体力的活。因为人们觉得这一类人经常四处奔波走的多了自然腿脚比较好,因为用的多自然比一般人要发达一些,因此人们看见下半身比较长的人就会有一个一贯印象是这类人肯定是干体力活四处奔波的。

其实从一个人的身材来看还是匀称最好,而这句俗语也是老人们根据大多数人的身体外形而总结出来的,但是也不能涵盖所有情况,不能绝对的说这句话总结的就是对的,因为一个人以后做什么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有的人接受教育之后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自然也就不能只按照外形这一点来判断他们的身份。

这句俗语虽然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们在应用的时候还是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实际的生活环境做结合,这样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人们能够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并不是迷信或者是猜测,而是通过一定的经验积累总结下来的,因此多听多看对于我们还是有好处的,毕竟俗语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我们有传承和保留下去的义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5
经常做一件事会改变一个人的,无论积极与消极,突出或者平庸,各有其的优点。
第2个回答  2019-08-05
这是因为人在生活中一般都是下半身行走,而上半身则保持直立
第3个回答  2019-08-05
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才会做出这种片面的结论
第4个回答  2019-08-05
人们认为上半身比较长的人以后过的比较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