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头脑冷静,理智行事?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2

经常保持冷静的心理状态,可以让自己找到一个心态平衡的支点,这样,理智就会慢慢地走进你,成功的脚步也会渐渐地靠近你。

理智表现为一种明辨是非、通晓利害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并能自觉保持,或者更深层次地说,当这种能力变成一种理性取向时,它便形成一种力量。

任何成功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性的思考、判断、选择、分析是走向成功的前提。缺乏这个前提,成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在成功的前夜,也可能因为缺乏理智,葬送已经取得的一切。

在美国,有一位具有27年飞行经验的驾驶员,一次,在采访中介绍了他的一段飞行史中最不平常的经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是F6型飞机的飞行员。一天,他们接到战斗命令,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后,来到东京湾。他按要求把飞机升到距离海面300英尺的高度做俯冲轰炸。300英尺在今天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这已经是很高的飞行高度。正当他以极快的速度下降并开始做水平飞的时候,他的飞机的左翼突然被击中,整架飞机翻了过来。

人在飞机中,是很容易失去平衡感的,尤其在天和海都是蓝色的时候。飞机中弹后,他需要马上判断他的位置,以便决定他应该向上还是向下操纵他的飞机。但是,在那最初一瞬间、在那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他没有去碰驾驶舱里任何控制开关,只是强迫自己冷静、思考、理智,绝不能激动。于是,他发现蓝色的海面在他的头顶上,知道了自己确切的位置,知道了自己的飞机是翻转了。这时,他迅速地推动操纵杆,把他的位置调整了过来。在那一瞬间里,如果他冲动地依靠他的本能,慌乱地操作,那么,他一定会把大海当作蓝天,一头撞进海里葬身鱼腹。这位老飞行员在回忆过后,语重心长地对记者感慨道:“是我的冷静挽救了我的性命。”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发生突变事件是难免的,老飞行员能从冷静中挽回性命,正是他稳定理智的情绪救了他。而稳定的情绪来源于何处,它正是来于正视事实,接受事实。理智的人在危险面前能保持头脑清醒,因此能临危不惧,化险为夷。

缺乏理智的人比较盲目,不懂得审时度势,对事物的发展没有深刻认识,所以更容易感情用事;缺乏理智的人由于对社会纷繁复杂的事物不能看清、看透,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缺乏理智的人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控能力比较差,而且事后缺乏责任感;缺乏理智的人最大的弱点是不冷静,因此,纵使机遇迎面而来,他们也看不清事实“真相”。

理智的人具有高度责任感,而且待人处事公道。他们遵循、重视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头脑清醒,因此荒唐的事不会发生在理智的人身上。

没有理智,就会忘乎所以,或失去信心,或一触即发,或在愤怒中失去方向。有了理智,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有了理智,才能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胜不骄,败不馁,顺境不头脑发热,受到冷落以至羞辱也能保持冷静。

英国文学家塞约翰生说:“理智像太阳,它的光是恒久的,不变的,持续的。”曾提出密闭液体能传递压强定律的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说:“理智之命令我们,要比一个主人更专横得多,因为不服从主人我们就会不幸,而不服从理智我们就会成为蠢材。”

要在生活中多一些理智,只有靠学习。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向前人学,向今人学。还要在学习知识中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拓展胸怀。胸怀开阔了,能包容的事多了,也就变得理智了。

舍卒保车,丢掉小利为大利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做事有“心计"。就是告诫我们做事要善于计谋,面对两利相权时,要有舍卒保车,敢于放弃小利的心态,目的是为大利着想。

小利益小包袱不丢,就会因小失大,把事情搞砸。舍卒保车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

美国石油大亨杰克逊,年轻时家境非常贫穷,只有一片收成很差的旱田。后来,在田里挖水井的时候,冒出一些黑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杰克逊看到了致富之路。

杰克逊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事业,可是,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闲人游逛。他把工头找来,要求工头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杰克逊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一去就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后来,一位管理学家一句话点醒了杰克逊:“因为那是你的油田。”

于是,杰克逊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0%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杰克逊再巡视油田时,发现不仅浪费现象消失,闲人也没有了,而且产量大幅增加。

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顺应人性,责权利一定要分明而且落实。有舍才有得,舍小利才能谋取大利。

《三国演义》的一大看点,就是荆襄之地的争夺。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是荆州之拱卫。刘备一世枭雄,在曹操大军压境之际乱了方寸,无退兵之策,不是不智,而是舍不得将三郡割给孙吴。贪欲乱智,虽英雄刘备亦难幸免。

诸葛亮认为,刘备欲三分天下,必须联吴抗曹。荆襄之地是当时中国的腹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点。诸葛亮借荆州之后,一直以此为诱饵,假许还吴,其实是以此为王牌,牵动东吴踏上自己的战车,共同抗曹。

有舍才有得,弃子得势,这是棋局博弈常用的技法。诸葛亮诱使孙吴围魏救赵,自然骗不过孙权。只是刘备占有荆州之初,就一直以“借”为名,答应日后要还孙吴,如今主动把荆州的拱卫三郡还孙吴,孙吴得三郡而复望荆州,定会出兵击曹。

在人生中,人们面临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难以抉择,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古忠孝不两全”,在面临选择时要看到事物的大体趋势和重点,学会舍弃,而非一味的索取。王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刻太平与后世的赞美;祝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舍弃了荣华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他们舍弃了功名、地位、甚至是生命,得到的却是更珍贵的升华。

人在最困难的时期,若只知进、不知退,只知得、不知舍,试图处处得利,必会处处被动、整体失利,最终大受其害。凡事须从大局着眼,为整体利益暂时放弃一些局部利益。兵家、商场、职场人士无不知晓其中的道理。

事情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是放弃西瓜拣芝麻,还是丢掉芝麻拣西瓜,这既可能涉及自身的利益,又涉及到他人及整体大局的利益。所以在这样的取舍两难的选择之间,就应该掂量一下事情的分量,尽量采用舍小取大、弃轻取重的处理原则。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激情成就卓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