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萍乡发展不起来?

如题所述

城市转型及定位不准确, 旅游 消费型城市还是其他,一直尝试着转变,没有合适的可替代产业。民众还沉浸在原有资源型城市产业中。加之城市吸引力不强,支柱产业少,本土产业影响力小。外地产业进入条件不成熟。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物流相对欠缺。唯一的烟花爆竹产业,没有得到重视而邻居浏阳享誉全球。

做为一个萍乡人,对于家乡为何发展不起来真的很心疼。2009年我引资在萍乡安源办了个鞋厂,工人们不想干活又要工资高,天天谈劳动法,上班又没效益。上班不干活只谈那里有好吃的好玩的,下班去那家打麻将。还天天说福利不好,达不到要求,就罢工,十天二罢工还有三天迟到四天早退一天请假,把我头都弄大了,第二年老板就撤资了。

萍乡有比的风气,衣服比名牌,吃饭比酒店,车子比进口,房子比大小,麻将比赌资,谈工作算了吧

加上政府控制煤,花炮的生产,萍乡剩下的就是打工。

没有工业基础,没有农业耕地,只有穷山恶水,拿什么去发展。

一味扩大城市,不深入发展企业,何来发展。

萍乡是浙赣铁路的开启点,没有萍乡就没有浙赣铁路,或者江西的铁路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或者是其他的样子。萍乡是以煤起来的城市,接着有了株洲的繁荣。今天的萍乡已经落后于株洲,这是什么原因呢?值得深思,用整个江西的建设气候来讲萍乡属于边缘地带,而整个江西是以南昌为中心,而南昌的辐射能力,离萍乡有一段距离。萍乡属于边缘。而今天的宜春市也远超萍乡。然而萍乡的地理位子是非常的优越的,他就在株洲的旁边,东面是南昌,西面是长沙,这两个大型的太阳辐射着萍乡,而萍乡怎么去迎接这两个太阳的温暖的阳光,来个阳光雨露滋润禾苗壮的问题。萍乡西出老关就的湖南的繁华之地,长株潭地区,而东面更是江西的富饶之地赣抚平原。如何把萍乡提高到人们要求的地位,这就是能不能融入到湖南的经济圈中去。使自己的经济成为湖南的一部分,而使湖南的经济的血管接上萍乡,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在湖南一颗心脏的跳动下共同繁荣。使湖南的经济缺少不了萍乡的经济的一部分。同时萍乡的市场除了长株潭之外还有南昌为中心的江西经济圈,和福建经济圈,广东经济圈,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巨大的消费量就能够使几个萍乡这样的城市繁荣起来。

萍乡发展不起来,有很多原因,听我一一道来。

一、经济基础薄弱

萍乡的经济基础薄弱,这个是人所共知的事情。2000年上下,萍乡的发展一直靠的是煤炭资源。而萍乡也有江南煤都之称,富裕只是假象,富裕的背后却是萍乡经济单一的问题,靠着煤炭资源的丰富,坐吃山空,对其他产业不够重视,导致了萍乡发展的停滞不前。其他产业没有积累,一旦煤炭资源枯竭,等待着萍乡的只有是经济下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降低。

二、交通欠发达

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交通设施建设,而萍乡目前的交通建设相对来说还比较滞后,铁路、高速、国道等等的建设仍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政府对交通建设不够重视,到目前为止,从萍乡市区到下面的几个县区的交通仍然弯弯曲曲,既费时而且还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萍乡位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和江西省省会南昌之间,但是纵贯全境的却只有一条铁路,现在修了高铁之后略有改善,落后的交通建设限制了萍乡的发展。

三、劳动人口少

萍乡本身人口就少,本地人又大多外地打工谋生,进一步减少了劳动人口。经济的发展归根还是产业的发展,人口的发展,没有人就很难发展产业,没有产业经济就只会停滞。

四、政府力度不够

政府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萍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知名企业我们可能至今都没有听说过,哪怕是不够知名的小企业也是寥寥无几,不能引进外资带动萍乡的经济发展,经济停滞也就是必然而然的事情。萍乡政府招商引资的力度还是要加强,加大对引进企业的优惠力度,政策扶持补贴,这样才可能引进优秀的企业入驻萍乡发展,政府的所作作为对于萍乡的发展及其关键。

这四大因素是限制萍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解决好这些问题,萍乡的发展还是可以期盼的,毕竟萍乡位于长沙与南昌两个省会城市之间,两个省会的辐射力相信可以给萍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会。大爱,萍乡!

首先说明,我是外地人,来高专上学。萍乡在很多人看来是个相对落后的四五线城市,在这里呆了也有三年了,多少有些了解吧。萍乡很多地方都在搞建设,政府搞了一些海绵城市之类的项目,都是希望能把萍乡发展起来,但是萍乡总让人觉得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支柱性产业,都是这里搞一下那里弄一下, 旅游 业的比如武功山之类的也不是很特别,煤矿发展的同时也让萍乡负罪累累,大家看看全国空气质量,萍乡排第几吧,我替你们捉急啊!其他产业也没让人看起来有多少起色,这一点或许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没有重视起来的地方。还有一点是萍乡有些人是相对于比较不那么注重赚钱,就想赚了点就稳定生活就够了,不是说大家都很努力赚钱竞争之类的,当然这个归咎于没有很多大型企业之类的吧,也可能是过惯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吧!所以总结起来,萍乡要发展得靠人,毕竟萍乡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差了,看地图就知道有几大城市环绕着呢,要发展,就得鼓足干劲,加油干大事!政府出动指引,出台更完善的政策,萍乡人民不要安于现状努力赚钱,相信萍乡还是有更好的明天的。(纯属本人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首先整个江西大环境就一般,经济活力一直就不强,萍乡原先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是靠着煤炭起家的,现在煤炭快挖没了,反倒是变成资源枯竭型城市了,经济转型缓慢,缺乏人才,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好多城市情况跟萍乡差不多,只能慢慢来了,祝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就是没有作中主题,应该集中精力以安原为中心搞红色 旅游 城市,唱响红色市、红色区、红色县、红色镇、红色乡、红色村。全市统一唱响红色 旅游 。请清华大学高级设计师设计一整套计划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新夸越!保萍乡成功!比折江义乌还更富有,人的素质超越深圳。

去看了萍乡市博物馆后才知道这块土地上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将军,非常了不起!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当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城乡建设迟后。武功山 旅游 资源开发有待提高!

萍乡的瓷业本来是张转型后的好牌,全国80%的线路电瓷来自萍乡,但是没有高档的电瓷,全是传统的线路瓷瓶,包括近年投资较大的新厂还是继续生产一样的产品。而我国高档电瓷还是依赖进口。政府应当大力的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从事高档电瓷的研究和生产。

1.没有支柱型产业,煤矿已经落伍,萍钢属于重污染企业不利于城市发展,房地产经济主要依靠拆迁、移民、在外务工人员购买力,本土工作人员房产购买力跟不上。多数楼盘空置率较高。

2. 社会 风气浮躁,老一代攀比心理,年轻一代想赚快钱,大钱。一线城市和周边城市对人才虹吸效应明显。我同辈同学中,长期留在家里的基本上分几种

a,家境殷实,自己做生意

b,有一定背景或者励志从政

c,在外务工回流创业或混日子的

3.城市定位不明确,往西有湖南长沙,东有南昌宜春,红色景点有井冈山。花炮有醴陵浏阳。

个人浅见

1.执政者应该有政策的连续性,长远规划。

2.目前一线和准一线城市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应该主动与一线城市对接,做好人才,产业溢出承接池的准备。

3.留住当地人才,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务工的积极性。

以上随便乱写,没啥逻辑,见笑见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