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申请破产的银行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部分银行关闭了一些网点,进入2020年以来,已经有超过800家银行支行网点或分理处选择关闭。

但银行网点关闭并不等于银行破产,实际上在我国的 历史 上,真正破产也就那么两家银行,而最近几年没有任何一家银行申请破产的。

过去几十年,我国曾经发生过两起银行破产案件。

第一个、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这家银行的成立本身就带着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重组海南各大信用社的不良资产。

因为在这之前海南房地产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各地的信用社大量把钱借给地产行业。后来因为海南楼市降温,信用社的债务也出现了大量的违约,在这种背景之下,海南省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目的就是为了整合这些信用社,并通过承接这些信用社的债务来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

但是这些信用社的债务确实太繁重,在海南发展银行承接这些信用社债务之后,就陷入了很大的困境,在兼并28家信用社并托管了5家信用社的债权债务之后,海发行存款余额为40元,但债务却达到了50亿元,而且这些债务很多都是不良资产。

到了1998年,很多用户都嫌弃海发行给的利息太低(海发行所兼并的很多信用社之前给到用户的存款利息高达20%以上,而兼并之后海发行只给到7%的利息),结果有很多用户直接把本金和利息从海发行转出来存到其他银行去,这让存款余额本来就比较少的海发行面临了更大的危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



到了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因为海发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央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停止其一切业务,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组织成立清算组,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关闭清算,自此,海南发展银行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破产阶段。

而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清算直到如今仍然没有完全结束,只是在清算的过程当中,央行委托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和负债,海发行原来用户的存款都转移到中国工商银行名下,因此海发行破产没有给个人用户存款造成影响,只不过至今为止仍然有一些机构类的债权以及债务没有得到完全清算。

第二个、河北尚村信用社。



河北尚村信用社成立于1956年,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在2010年之前基本上已经停止营业,在正式停止营业之前的前几年,尚村信用社已经停止吸收用户存款,所以这次尚村信用社的破产并没有给用户造成损失。

到了2010年,银监会正式批准肃宁县尚村农村信用社实施破产,并督促指导河北省政府对尚村农村信用社履行破产程序;到了2011年8月,尚村信用社正式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书,2012年3月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不过尚村信用社只是一个地方小金融机构,涉及的面并不是很大,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虽然最近几年在互联网等各种金融平台的冲击之下,银行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很多银行已经不能躺着赚钱了,但是从整体上来说,银行业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的,这点可以从历年各大银行的营业收入以及利润,还有员工的平均薪酬看出来。

所以整理来说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是非常安全的,大多数银行的资产结构都非常 健康 ,即便有个别银行因为经营不善,有可能出现一些经营上的风险,但监管部门也会及时介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帮这些银行渡过危机。

虽然过去十几年我国有不少银行出现了一些危机情况,但是通过重组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这些银行都能够化险为夷,并没有走到破产的那一步。

因此从整体来说,目前我国银行体系是非常安全的,如果没有一些特别严重的事件,银行基本上不可能破产的。

截止2019年末,按照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达到4500家左右,其中村镇银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占据了银行业版图中八成以上的数量,别感到奇怪,虽然我们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农商行,农信社,但这些银行基本都不是同一家,比如你在福建看到的农商行与在江西看到农商行不是同一家银行。虽然都带有农商二字,但这些银行跟我们以往认识的工农中建这些是不一样的,工农中建这些在全国各地都是同一家。

这么多银行中,目前有申请破产的吗?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每年都会发布《中国金融年鉴》,但是在最近几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银行破产消息。其实作为我国特殊的行业之一,银行一旦有风吹草动,肯定会有大量的报道,比如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接管(这还不是破产),瞬间就上了热搜榜。所以一旦有银行破产的消息,肯定新闻时铺天盖地的。

在我国建国至今的70年 历史 里,目前可查的破产银行只有两家,一家是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发展主要是承接了当地的农信社的债务资产,否则也不会被拖垮);另一家是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这家主要是经营不善,但是在倒闭之前基本债务都偿还请了,而且规模较小,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此外我国还有一家曾经差点破产最终从组成功的银行,即汕头市商业银行,汕头市商业银行是1997年由汕头市13家农村信用社合并组成的。不过由于高息揽存、挪用资金和账外贷款等一系列违规经营问题,导致出现支付危机,最终无法按时兑付,被中国人民银行勒令于2001年8月起实施停业整顿至,但汕头商业银行运气好,在十年后,被侨鑫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接收并重组改制为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破产的银行没有,但是经营上出现困难或者出现风险的银行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被接管的包商银行,还有引入工行、信达、长城三家进行战略重组的锦州银行,年报披露“困难户”的邹平农商行等等;另外在2019年审计署发布的《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资本充足率低、掩盖不良资产的银行,也都存在经营困难或者经营风险。

不过银行即使存在困难或者风险,离破产倒闭仍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这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银行金融牌照难以获得,就算真的出现严重危机,不说国家出手帮助(比如包商银行指定建行接管),就是民营企业中,只要实力足够很多仍然愿意入股银行,以间隔获得金融牌照;其次银行的贷款中基本都有抵押物或者保证人,所以就算不良率再高,最终通过拍卖抵押物以及向保证人追偿,都可以获得大部分的不良回笼,所以只要不是出现兑付危机,大部分银行依旧可以撑得过去。

就目前来看,银行依然是我国运营情况最好的一个行业,至少在70年的 历史 里,仅仅出现过2个破产案例,这个比例无论放在哪个行业,都是极其优秀的一个数值了。

暂时没有正在申请破产的银行,但是 有一家正在重组的银行

【一】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在海口成立,注册资本16.77亿;股东为海南省政府控股,另外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远洋运输集团在内的42家股东参股;

三年之后海南发展银行破产,央行给出的原因是: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其实海南发展银行之所以破产要归咎于两点:

【二】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

该行于2012年破产,但是影响不大,因为该行破产时已经没有个人储户了,员工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所以 造成的 社会 影响并不大。

【一】包商银行

2019年5月24日,银行业一则重大新闻: 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 ,央行和银保监会对其进行接管,期限为一年。

包商银行全称为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包头市商业银行,2007年改名为包商银行。

目前包商银行正在重组中,重组后,包商银行将可能该名为 蒙商银行。

新设立的“蒙商银行”是由存款保险公司会同建设银行、徽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包头市财政局、以及有实力的内蒙古区内企业联合发起设立。

以上就是 历史 上曾经破产的银行和正在重组的银行;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银行业体制稳定, 一般不会发生此类事件,另外受 “银行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 ,即使银行破产清算,50万以下的存款也是可以全额兑付的,大可放心。

目前我国破产的银行只有一家,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关闭诞生了两年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首例。是因为支付危机而关闭的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

中国目前现有的政治体制下出现多数银行破产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

中国境内的银行都是有国家政府信用做背书的依法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

银行是不能破产的,只会被合并

目前没有申请破产的银行。

历史 上破产的银行有两家,分别是海南发展银行和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

海南发展银行破产的原因是本身存在不良资产率高、贷款的用途不明等,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破产的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的。

另外,银行破产后,储户在银行50万以内的存款,是可以获得全额兑付的,如果是其他理财产品,可能存在较大风险。

根据银监公布的数据,我国在2019年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达到4500家左右,其中以农村银行及村镇银行占比最多。而且现在我们都是农村城镇全面发展,他们每个都是处于盈利的状态,一个例子来说,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每个每股分红都几十块钱。这个已经通过实例 证明他们处于盈利状态。


当然了,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最新公布的中国各大银行的盈利都有5%-20%的区域之间,只要有盈利就不存在什么破产,或者这些银行现在想通过什么办法降本增效,追求更大的利益。

破产根本不存在。

目前国内并没有出现或者正在申请破产的银行、近期虽然爆出了很多银行的负面消息,比如中行原油宝、中信银行的流水泄露事件等,但是并没有哪家银行在申请破产!

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是不会那么容易出现破产现象的,假如说某个银行破产了,那么至少可以证明。国家在金融领域出现了危机,即使没有出现危机,在某一环也会出现断层,对国家整个金融领域都会有影响。国内的银行,有银监会、还有央行监管、是不会那么容易出现破产的。

咱们中国,只有一个银行破产。至今也成为了一个孤例。这家银行就是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1998年6月破产,年纪不足3岁。造成破产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不良资产比例大,银行体制混乱、经营模式不规范。到目前,海南发展银行的一些清算都还没有完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我银行不管在监管、经营等都有了长足发展,所以目前也不存在银行破产的我现象。这完全是你多虑了!

申请破产的银行,近期没有发生!并且,从为国为民的角度考虑,应该坚决禁止类似“银行破产”和“赶紧取出存款”这类蛊惑人心妖言惑众的不 健康 的舆论。

事实上,对比我国总数约2000家的银行总数而言,我国的银行倒闭的 历史 记录极其有限。尤其是对比美国比如08年次贷危机中倒闭的银行数量达到2000多家而言,我国 历史 上倒闭的银行只不过寥寥几笔而已。



客观来说,我国在2000年后,大力估计地方农信社和农商社转为“银行”,并且因此建立了大量的银行。总数目前约有两三千家银行。这个 历史 背景的核心是:

第一,规范地方银行(含农信社城商行)的监督和管理,以“银行”的统一监管标准规范地方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估计打破“国有垄断”的银行竞争态势。从而搅和地方的金融供求关系。

第三,估计建立不同的服务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的差异化竞争。

从这三者来看,的确一来符合世界的银行经营规范,第二估计经营和差异化经营。同时,信用《巴塞尔协议》的世界银行业统一监管标准。以打破“刚性兑付”和“国有银行垄断地位”。

而客观来说,各地因为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差异,更是因为地方银行股东实力和银行资本金补充能力差异。导致了地方银行的经营风险差异以及风险定价能力的差异。

因此,的确我们看到诸如包商银行等地方银行因为经营风险管理的问题,或者资产流动性的问题,而出现“被挤兑”或者“被托管”的事实发生。这主要是我国传统文化对银行的“天然信任”和“银行倒闭的重大 社会 影响”,因此,尽管有《存款保险法》的保障,但是,作为监管的银监会或者地方央行还是会以“行政身段”诸如“要求四大行托管”或者“提供流动性援助”等方式,化解地方银行的经营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管理风险——事实上,和打破“刚性兑付”的战略方向存在着现实的矛盾—— 社会 稳定压倒一切!

因此,银行倒闭,在我国实属罕见,有着特殊的政策定位和稳定需求。

但是,作为国人来说,要以积极心态和为国为民负责任的态度,不要轻易谣传诸如“挤兑”和“银行破产”的舆论,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银行,都存在资产流动性需求和资产盈利需求的矛盾,也有着严格的《巴塞尔协议》标准,对银行的资产流动性,资本充足率,以及坏账拨备率进行严格的监管。而相反,一旦谣传“挤兑和破产”,就容易影响 社会 舆论和 社会 稳定,从而人为制造出地区的金融风险甚至扩招为局部的金融风险。对国家金融系统乃至于对自己的资产也是不利的

前几天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的议论,2020年以来,过800家银行支行网点或分理处选择关闭,但这只是部分银行缩减物理网点,并不意味着有银行倒闭。

实际上,我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银行很难倒闭。

那为什么说银行很难倒闭呢?纵观我国银行发展史,只有一家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倒闭,那就是海南发展银行。其倒闭的原因我认为有三条

业务单一且风险大。其主要是吸收公众存款,再贷款给海南房地产开发企业,后来房价出现泡沫,企业无力还款,收不回贷款,又要支付老百姓存款,自然入不敷出。

缺乏监管。当时的监管制度还不完善,造成了无序发展。

资金量小。没有向其他行一样强大的总行总体规模,没有其他地方机构的利润补自己的亏损,所以孤掌难鸣。

而现在其他银行已经吸取教训了,监管也严多了,,所以很难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当然小银行风险也比较大,但一旦发生风险,应该会有大银行接手,海南发展银行最后储户也没有什么损失。

起码到目前为止,没听说哪家银行正在申请破产,而且现在有存款保险,单一储户在一家银行存款50万元以下的,一旦银行破产,这部分存款和利息由保险全额赔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