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懂,哪种钢轨钻效率高?

如题所述

技术背景

矿山地质灾害大多表现为矿井下方出现的地质坍塌,或是矿山整体表现出的山体滑坡,崩塌等等。与其他自然灾害有迹可循相比,矿山地质灾害更加随机,其主要发生原因与人为的因素分不开关系。

2017年8月28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发生大型山体崩塌灾害,崩塌方量约60万立方米,共造成26人死亡、9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48.6万元。

发生矿山灾害之后,救援团队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将掩埋阻隔的障碍物给清除掉以便于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气动钢轨钻就能很好的满足这一点,坚固耐用,安全效率高的特点,让它成为救援中的有力支持。

现有技术

市面上常见用于矿山地质灾害的救援钻头,由于自身设计的侧重方向不同,使用时的具体精度也各不相同。有部分在救援使用时,可能因为操纵精度不足,钻孔过头,反而导致更难切割掩埋物,耽误了救援的第一时间。

因为功能特性与使用区域不同的原因,部分钻头设计出来会显得重量不轻,使用起来需要长时间的抬起控制冲击力较足的钻头。携带救援时会导致救援人员的体力水平迅速降低不说,部分较大规模的钻头也难以施展,会导致救援速度的延误降低。

部分钻头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钻头材质设计的问题,以及钻头本身并未配备降温手段,所以使用起来比较容易导致过热的情况发生。过热的条件下如果要坚持继续使用的话,可能具有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影响到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

技术介绍

ZGQ-8/0.41 气动钢轨钻适用于15kg/m-30Kg/m各种钢轨轨型钻孔作业。整体结构紧凑,质量轻、操作灵活、夹具装置有自锁功能,定位准确、钻孔精度高。采用空心钻头、也可装卡麻花钻头,钻孔有自动给水功能,造型美观、矿山轻轨钻孔理想设备。

钢轨钻由主机、双重断水保护装置、进口硬质合金钢轨钻头、净化器、张紧装置等组成,液压胶管总成将气源和主机连接起来,经过净化的气源提供的气压驱动钢轨钻投高速钻进,进行切割。洒水冷却喷头和双重断水保护装置起到冷却和降尘的作用,保护机器正常运转。

技术特点

硬质钢轨快速钻进

进口硬质合金钢轨钻头

防爆场所的理想工具

气源容易获取;

重量轻便,单人即可操作。

应用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6
像 CHTOOLS铲钻,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产品提能降耗,适合大型设备使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6
  铁路最早发源于英国,从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达林顿至斯托克顿铁路开通以来,至今已经192年了。而铁路之所以能在诞生后的短时间内称霸全球,除了蒸汽机车的发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铁轨的发明并大规模地普及应用。

  不管普通的绿皮火车,还是高速动车组,都需要在铁路轨道上面运行,而钢轨就是组成铁路轨道的重要部件。钢轨也是与火车的车轮密切接触的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

(一)钢轨“诞生记”

  要制造性能优异的钢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钢轨制造都需要哪些高新技术呢?

  按照生产工艺,钢轨的产生要分三步:冶炼、轧制和精整,当然还要经过最后的集中检测以及钢轨的长定尺化生产。

首先是钢轨所用钢材的“精炼”技术,包括生铁脱硫的预处理技术 、氧气顶吹转炉冶炼技术、炉外精炼、真空脱气和大方坯连铸技术等。

  转炉炼钢工艺流程

  为什么要脱硫?避免污染是一方面。通过脱硫预处理、炉外精炼和真空脱气等先进设备和技术,能使得钢质更洁净。比如炉外精炼技术可以进一步调整钢水成分和钢水温度,降低夹杂含量,保证出钢时钢水成分的精度;对钢水进行真空脱气,使溶解在钢水中的氢、氧等气体含量进一步降低,以减少这些气体对钢轨钢性能的影响。

  连铸机

  而采用大方坯连铸工艺能有效地防止在浇铸中钢液被二次氧化,减少了钢中的夹杂,显著改善钢坯表面质量。

其次是钢轨的“精轧”技术,包括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万能轧机轧制和钢轨热预弯等。步进式加热炉可以使钢坯均匀加热;高压水除鳞可以保证钢轨的表面质量;再通过万能轧制技术进行生产,采用热预弯可减少残余应力和矫直噪音。

  中国自主研发的万能轧机高速钢轨生产线,规模生产出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钢轨(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三是钢轨的“精整”技术,包括平立复合矫直、四面液压补矫、联合锯钻机床定尺和钻孔等;

第四就是钢轨的集中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探伤、涡流探伤、激光辅助平直度和钢轨几何尺寸的自动检测等;

  钢轨电动探伤检测车

第五就是钢轨的长定尺化生产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整根钢轨尺寸保持高度一致,焊接接头少,钢轨的平顺性高。

(二)遇到热胀冷缩,无缝线路如何释放“洪荒之力”不变形?

  在普通有缝线路上,为了满足钢轨热胀冷缩的要求,每隔一个标准25米长度的钢轨,就会留下接头和缝隙,钢轨随着温度的变化会缩短和伸长,其内部产生的应力会通过钢轨轨缝进行释放。但是这种有缝线路存在很多缺点,一来降低行车速度,二来损伤钢轨接头,三来加大了线路的维修频率,提高了养护维修成本,因此,发展无缝线路,是大势所趋。

  打磨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就是将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长达几公里的长轨条线路。那么,如果将标准短钢轨焊接成长达几百米甚至数公里长的钢轨条,一旦遇到热胀冷缩,如何解决钢轨内部产生的应力释放问题呢?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钢轨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无处释放,就会造成钢轨互相挤压或者拉扯,轻则钢轨扭曲,重则钢轨断裂,给铁路运营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无缝线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长轨条焊接之前要做是应力放散和轨温锁定。所谓“应力放散”,就是在合适的轨温范围内使钢轨伸缩,抵消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然后再重新锁定线路。“轨温锁定”就是参照铺设地区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数值,将钢轨锁定在一个温度范围之内,这样无缝线路即使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也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不会造成胀轨和拉断。

  无缝线路结构示意图

  无缝线路铺设分为固定区、伸缩区和缓冲区三部分。固定区的线路全部被锁定,伸缩区留有一些轨缝,满足应力释放要求,缓冲区是无缝线路向有缝线路的过渡区段。按照无缝线路铺设长度的不同,可分为普通无缝线路,长度控制在1~2公里;区间无缝线路,在两个车站之间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铺设长度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几个车站,长达数十甚至上百公里。

  铁路铺设无缝线路的好处多多,而我们乘车之时,就再也听不到那持续不断的车轮与钢轨接头撞击的咣当声了。

  青藏铁路换轨,把原来的短轨换成长轨,再把长轨焊接在一起。

(三)普快、高铁客专、重载铁路钢轨要求各不同

  想必大家都知道,国内普快、高铁客专以及重载铁路上使用的钢轨都是不同的。重载铁路上采用每米75公斤的钢轨,而普速铁路和高铁客专的正线一般采用每米重60公斤的钢轨,虽然都是60kg/m,但高铁客专对钢轨的技术要求更高——钢轨的外形尺寸要满足高平直度和高几何尺寸精度要求;要求钢质洁净,表面无缺陷、脱碳层浅、残余拉应力小,满足钢轨的高抗疲劳性能。

  这里所说的“脱碳”,指的是钢材在各种热加工工序的加热或保温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使其表面的碳全部或部分丧失的现象。钢表层的脱碳会大大降低了钢材的表面的硬度、抗拉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所以钢轨的表面脱碳层越浅越好。另外,高铁客专使用的钢轨还要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韧塑性和焊接性能。

(四)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还有多大

  前面我们提到,铁路最早源于英国。从木轨到如今的钢轨,经历500年的悠悠岁月。英国的工程师亨利·贝塞麦和罗伯特·福里斯特·穆希特,他们联合研发制造出成本低廉的精钢,让钢轨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成本低廉的精钢研制成功之后,罗伯特·穆希特于1857年在英国米德兰铁路德比火车站铺设了一段钢轨轨道,这种钢轨能够承受极为繁重的铁路运量,不需要在短期更换。相比之下,锻铁轨每六个月就需要全部更换一次,最短的竟然只维持三个月。穆希特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将钢轨应用到铁路上的人。

  贝塞麦炼钢炉

  中国的的钢铁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高速和重载铁路用钢轨的技术攻关,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目前已经掌握了全套的钢轨制造技术,高铁客专和重载铁路用的钢轨实现自给自足。

  但是,我们要真正生产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