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是如何与中国人交流的?

如题所述

第一个到达华夏的外国人在和国人交流时的困难可以想见,他们一个说外语一个说中文根本无法交流。那时候到中国的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他们为了更好的传教就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使用肢体语言

既然用口说的语言两者不能互相理解,那采用肢体动作就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当外国人想要一个东西时,他们就可以用手指,那么另一个人自然会理解。但这种交流只限于表达比较简单的意思,如果想要表达很复杂的意思时肢体语言就不足够了。

第二,外国人将想表达的含义画成图

他们会将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图画出来,这样虽然比肢体语言更加的形象生动,但是同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再想表达复杂的意思的时候会需要画很多图,既浪费纸张又浪费人力。因此外国人就开始对来中国传教的人进行文字和礼仪的培养。

第三,创造了存在于汉语和外语之间的皮钦语

其实它就是汉语的变形,大概有700个单词。它虽然和我们如今学习的英语语法和并不相同,但是它却能很好地发挥语言的作用,能够让外国人和中国人流畅地进行交流。这种语言在我国的广东省等南方地区很流行,它虽然包含英语,汉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奥地利语等语言,但它主要还是汉语发音。在那个时候,它的出现方便了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流,为当时商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一定要通过口语,一些肢体和图画同样可以进行交流,甚至还可以创造一种存在于两国之间语言的口语,就比如本文提到的皮钦语。希望能帮助到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4
一开始,当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惊讶地看到中国的繁荣昌盛和市场上商品的多样性。外国人好奇地问,但他们不能相互理解。他们开始想办法互相了解。人们开始互相模仿、跳舞、用笔触描述。他们逐渐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此外,当外国人见面时,他们会打招呼。
第2个回答  2021-07-04
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就是用中国的语言和中国人交流的,当时交流的非常的愉快,而且外国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中国人真的是刮目相看很厉害。
第3个回答  2021-07-04
他们刚开始是互相模仿,然后用手势、舞蹈等方式来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