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时效性

如题所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这其中开展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尤为重要。英语活动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情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一种活动。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效性的如何体现,取决于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备课和上课。那么应该怎样提高中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呢?这是每个英语老师都关心的问题,也算得上是每位老师最棘手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和时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创设情境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在情境中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教室前的走廊、教室墙壁布置名言警句、日常交际用语、学生作品展,黑板报上最五彩斑斓的那一块必然是我们的“英语小天地”。精心布置的英语环境会让学生自发产生学习英语和用英语交流的冲动。在课堂上,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设备,把文字、声音、图片融为一体,尽量创设主动参与语言交际的情境。
在教授关于水果的内容时,我准备了水果图片、水果实物、草帽等道具,先播放平时人买水果时的片段,然后和学生们一起扮演顾客和营业员。我发现当我将这些道具带进教室时,马上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参加表演。同时,精彩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对这堂课记忆很深,一举两得。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创设情境应尽量减少前序,应把重心放在提高教学时效性上。把前序设计得太繁杂就需要借助大量时间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既会破坏刚刚创设的情境,也会浪费大量时间。我们将之引入课堂,也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严谨地组织课堂教学,加快课堂节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不听或根本听不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意识到上课管好纪律,比讲好英语更重要。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在课堂上把知识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在纠正不良习惯上花费大量时间。对于课上违纪者,我不惜时间,不惜口舌,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
现在我讲起课来,得心应手,课上很少因学生违纪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可能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无形中自己就管好自己了。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
除了在学生身上找时间外,应该也要从老师身上挤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每个环节之间的导入和过渡有效性和连贯性,不讲废话,把有限的时间都能得到实际利用,并起到应用的效果。备课时设计的环节,都要环环相扣,一个环节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一个环节为下一个环节服务,做到有的放矢,不放空炮,不摆花架子。实事求是的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
三、因材施教,阶梯教学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各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成绩一定会出现差距,这就出现了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如果教师熟识无睹,按照平时的难度或者是进度继续进行教学,“优等生”会学得很轻松,甚至会出现课上闲着的情况,而“后进生”则学习越来越吃力,上英语课就如听天书,由此开始两极分化,产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即使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
四、合作学习
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在某种情境中进行的以各种对话训练为主的交际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对话中去,我通常我会先和英语基础好一点的学生示范,然后把对话操练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对话操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进行练习交流,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压力,又能增强学习效果。分组很简单,前面两个同学转过身和后面的正好组成一四人小组。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在对话和课文操练过程中,学生所需承担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还是会尽量做到优差搭配。现在基本都是大班额的教学,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这个时侯,班上的优等生就会是老师的“好帮手”。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着“组长”、“顾问”的角色,还是老师的“眼睛”和“耳朵”,及时发现其他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形成合作互助,争先恐后的学习风气。
五、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行为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学目的是教师教学的灵魂,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椐。而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过程。如我在教授“What
do
you
want
to
be
?”这一话题时,我借助卡片出示几个单词,teacher
,doctor
,actor
,
singer.
.
.
口头表达我喜欢的职业。“I
want
to
be
a
teacher.
”由此自然引出want
to
be
用法和本课的重点句型,随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该句型互相询问。然后我提问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他支吾了一会才回答“,
I
want
to
be
a
singer”刚说完学生就用嘲笑的目光看着他。然后我走到爱唱歌的吴丽娟跟前说:Wu
lijuan
is
beautiful.
She
sings
very
well.
She
will
be
a
good
singer.
同学们马上回答“Yes”我再次提问吴丽娟:“Do
you
want
to
be
a
good
singer”?
她很自信的回答“Yes”.
然后我根据学生特点,爱好,提问了几位学生。他们都很自信的回答“Yes”.
这堂课我抓住了在真实状态下,即时进行有效引导、有效点拨、有目的地挖掘话题。这样既能充分激发活动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活动教学的效果。
六、如何开展活动。
要想使英语活动课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要设法创设轻松、活泼的英语学习情景和氛围,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例如:组建英语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进行会话;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朗诵会和知识竞赛;进行小品表演、口语抢答、知识接力比赛、英语书写比赛、听力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英语晚会等。
七、教学有效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感受。
那么如何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呢?
我认为教师应该多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每个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以便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总之,英语活动课是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经,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2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布鲁姆:“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甚至高效课堂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水平。“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外要质量。”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是否所有的课堂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该学的知识?都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不敢肯定。尤其是英语课,往往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无动于衷,课后还得布置大量的作业来补救、复习,学了这么多年,学生的作业错别字错单词、病句多多,一篇通顺、主题突出的文章也写不出来,这不能不是英语教学的悲哀。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认为:“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决不是教师教出来、逼出来的,而是靠他们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怎么叫做是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教师讲完了、讲清了就行,只有学生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的课堂还有待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向着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奋进。
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而通俗地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如何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达到课程目标。
一、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带来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认真备课是其基础和前提。笔者认为把“学”案融入“教”案中,是备课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能够把课本的知识与学生的能力一并考虑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备课前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生的兴趣,现有知识储备应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有效备课,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下的教材,存在教材容量大,一些听力训练过难等问题。因此,教师备课时,得对整个教材作统筹安排。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等,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把教材当成素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制定适宜的三维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在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与融合,精选教学内容,为每一学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既有明晰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要求,又有实实在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认知并有所体会与感悟。
3.教学设计要注意因材施教
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学设计要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渗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教学设计要注意整体思考,综合考虑已学、现学将来学的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理设计任务,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贴近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从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言语做事”,其初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效果却常常令人失望。所以,教师要减少一些无效的活动,这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三思的问题。教师在一节课的任务设计中,应紧扣教学目标,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注意灵活地改变。
5.有效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及媒体
注意教学策略的研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师之间要共享教学资源,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借鉴,补充新知,尽可能多地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可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