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婆老了,就得儿媳伺候

如题所述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公婆,年轻时,看不惯儿媳,不帮不管,甚至各种作,与儿媳水火不容,等到自己老了,动不了了,又想百般讨好儿媳,后悔终生。我觉得这样的公婆,头脑是很愚蠢的。之所以老来落得这么个无情的下场,多半都是自己年轻时自作自受的后果。

年轻的时候,觉得儿媳是外人,是抢了他们儿子的外人,要不就是希望娶个保姆样的照顾一家吃喝拉撒。可惜现在的女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男女平等已经深入人心,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待遇。于是婆媳矛盾不可避免。

公婆仗着年轻,仗着自己养老有儿子,有恃无恐。等到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了。发现养儿防老养儿防老的儿子,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靠。很多的男人习惯了说我们要孝顺父母孝顺父母,结果自己所谓的孝顺父母就是出了一张嘴,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完了,具体到做事情了,还是把老婆推出去。毕竟,很多的男人从父母手里到老婆手里,一直是个巨婴,自己都不一定照顾得了自己,还能指着他照顾父母?

这个时候发现,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关键还在儿媳身上。会不会百般讨好不知道,至少不会想年轻时那么强势了。

老辈人常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作为长辈,从儿媳嫁进自己家门的第一天起,从儿媳喊自己第一声“爸爸、妈妈”起,就应该树立自己做长辈的样子,把儿媳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婆与儿媳培养的感情,一定是婆婆要付出在先。

儿媳是别人家的孩子,走进自己家来,虽然是以大人的身份,却仍然是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如果有什么摩擦磕碰,手忙脚乱,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公婆,要有颗善良宽容的心,能帮则帮,能管就管。

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少说话,多做事,有一定的界限感,把握好相处的分寸,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过于生疏,既要把儿媳当成一家人,又不能干扰他们独立的小家庭,尤其是忌讳说话伤人,什么不指着儿媳伺候养老,嫌弃儿媳之类的恶话。

我一直觉得人心是可以换人心的,特别是这种婚姻带来的社会关系。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发自内心的接纳才会把这样的社会关系处成了亲情。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公婆与儿媳妇处的关系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如果她们和睦相处,家庭矛盾就会少很多,男人也好处理问题;如果两个人不和,男人夹在中间也难做人。公婆爱护儿媳妇,儿媳妇善待公婆,这样的家庭才会和睦,才能幸福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