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色互补色理论、色盲及阶段模型

如题所述

19世纪50年代,德国生理学家黑林(Ewald Herring)提出了颜色互补处理理论,挑战了杨-赫尔姆霍兹的三色素理论。黑林认为人眼有三对互补色机制:蓝黄、红绿和黑白。其中,每对互补色不能同时存在,如红绿互补,意味着只能有一种颜色占主导。这些机制产生的信号强度不同,导致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差异。


黑林理论的提出源于颜色负后象现象,如长时间看红花后,白色背景会显现出青色。例如,图7中,先看红花上的“十”字,再看白纸,会看到青色的花。这种现象可以用黑林理论解释,当长时间注视红色,"红绿"机制会被绿色方向偏移,原本的白色变成青色。然而,传统上我们理解的"红绿"与黑林理论中的"红青"或"绛绿"有区别,这一点至关重要。


色盲方面的解释,黑林理论和三色素理论各有优势。例如,红色盲和绿色盲根据互补色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而蓝色盲的解释则相对复杂。色盲通常与遗传有关,男性受影响更多。20世纪50年代,黑林理论因Hurvich和Jameson的推崇而受到重视,催生了结合两种理论的阶段模型,如Walraven模型。


然而,阶段模型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红"和"绿"的定义前后不一,如果它们相加等于黄色,那么它们就不能被定义为互补色。其次,颜色相加应该遵循矢量原则,而不是简单的分量相加。这导致了某些模型对互补处理的理解转向线性组合,而非黑林理论中的非线性处理方式。




扩展资料

色彩中的互补色有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在光学中指两种色光以适当地比例混合而能产生白色感觉时,则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为补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