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故事

最好简单点、感人点!!!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他的父亲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大部分人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

梦得玉马
京城东一百多公里有个石门镇,是通往辽东镇的必经之地。石门镇北面有座兴隆山,传说山上有个石洞,洞里藏着数不清的宝贝。附近黎民百姓在婚丧嫁娶时缺少什么,等到半夜子时去洞前对着石门敲三下,说明来意,不等敲门的人回到家,想要的物件便出现在家里。 一次,戚继光去京城路过石门镇,见天色已晚,就在镇外驿馆歇息,由于旅途劳累,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恍惚之间,忽然一道白光从眼前划过,戚继光定睛一看,是一匹白色骏马。只见它从西南方向飞驰而来,与他擦身而过,长嘶一声,朝石门镇奔去。素来爱马的戚继光见这马银毛闪亮,四蹄腾风,疾如流星,大为惊讶,不由自主地拔腿追赶而去。 那白马奔上兴隆山,钻进了那个石洞。 戚继光也跟着进了山洞,可是仔细找了几遍,除了一些金玉器皿、用具外,却不见那白马的踪影。他扫兴极了,正打算返回,眼前忽然现出一位手持长戟、身披盔甲的大汉,只见那人对戚继光躬身一揖,说道:"末将刘九,奉玉帝之命,镇守此洞。大帅方才所见之马,并非凡间之畜,而是一匹玉马。"说着,大汉朝戚继光身后一指:"大帅请看。" 戚继光回过头来,洞内一角果然立着一匹白马,身长不足三尺,遍身洁白晶莹--却是一匹玉马。他上前细看,轻抚马背,口中喃喃说道:"可惜,这是一匹供人观赏的玉马。" "大帅此话差矣,玉帝得知大帅戎马一生,急需良马相伴,特赐宝马一匹,以助大帅。"说罢,举手朝那玉马臀上一拍,那玉马转眼间变得跟真马一般大小,银毛闪亮,神骏非常,还冲戚继光摇头摆尾地喷鼻儿哩! 戚继光喜出望外,连连称谢。 刘九牵着玉马,送戚继光出了洞门,拱手道:"就此别过大帅,末将这就回转天庭缴令。后会有期。"言罢倏地没了踪影。再看那马,转眼又变成了长不过三尺的玉马。戚继光大惊……这一惊,梦醒了--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戚继光睡意全消,睁着眼琢磨梦中的情景,忽听窗外传来一阵马嘶,他心中一动,起身披衣出门,见门外站着一匹马,正是梦中那匹玉马! 从此,戚继光骑着这匹玉马转战疆场,杀敌报国。有几次能够化险为夷,全亏了这匹玉马。 几年以后,戚继光再次来到石门镇,为了纪念梦得玉马这件事,提笔写了三个四五寸见方的大字"古洞口",让能工巧匠刻在兴隆山那石洞门的上方,还用汉白玉雕了一匹长六尺许、高五尺余的战马和刘九的石像,立在石洞前的山坡上。如今遗迹还依稀可辨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