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个200字左右的关于袁隆平的故事。急!!!!

求三个200字左右的关于袁隆平的故事。急!!!!满意可追加悬赏哦

1、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2、1964年2月22日,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

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3、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

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扩展资料: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

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隆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2
  小朋友的故事爷爷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院里的孩子们,很喜欢袁隆平爷爷。在路上遇到时,袁爷爷有时会逗一逗他们。孩子们喜欢到袁爷爷家里,去看袁爷爷和邓奶奶养的猫。

  袁隆平喜欢猫。他说:“猫爱干净,通人性。”

  他们家里养了三只猫。白天,母猫把两只小猫带出去玩,到吃饭时才回来。它们喜欢吃鱼、吃牛肉。袁隆平总是把好东西留给它们吃。两只小猫毛色不一样,却是一个母亲生的。

  袁隆平说:“这是分离现象嘛,体现了遗传学上的分离律。”

  讲到猫,袁隆平说起他读中学时听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他说:“牛顿也喜欢猫。他在实验室里,猫在隔壁的办公室里叫。有时候他在办公室,猫又在实验室叫。他就叫来一个木匠,要他在墙壁上打一大一小两个洞,大洞让大猫钻,小洞让小猫钻。老师讲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不知道笑什么。我说这很对呀,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大家又笑。我也没想,小猫也可以钻大洞,居然认为牛顿是对的。你看,我和牛顿一样,笨得要死。”

  回德安祭祖

  2004年9月25日,袁隆平回到德安。他刚到下榻的宾馆,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便率家人驱车前往离德安县城10多公里的宝塔乡万家村祭祖。

  徒步半个多小时到了山上,袁隆平和家人找到了6座他家亲属的坟墓。

  袁隆平在祖父等先人的墓碑前,分别放了3个花圈和4个盛满鲜花的花篮。接着,他虔诚地朝祖父的墓茔行了3个大礼,“扑”地一声跪在碑前默哀。随行的家人也都一起跪下,燃香叩拜。

  家人陆续下山时,袁隆平仍独自伫立在先人墓碑前沉思良久。薄暮渐渐降临,袁隆平这才下了山。

  之后,钟希逵老人为袁隆平祭祖填词《唐多令》一首:“回里悼先亲,隆平尽孝心。献花圈,祭奠公坟。率领全家三叩首,铺钱纸,吊宗魂。”

  古人主张“贤士举百善,百善孝为先”。从袁隆平积几十年夙愿、率全家千里迢迢回故里祭祖,可见他孝心之一斑,他是一个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发扬光大的人。

  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

  日常生活中,袁隆平喜欢和年轻人交往。他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每天打气排球,球场上他是矫健的“主攻手”。每到周末休息,一些年轻人陪他下棋打麻将,他总是不服输。他约法三章,不准赌钱,不准耍赖(输了就要钻桌子),不讲客气(彼此之间凭实力,不让牌)。他是玩家高手,钻桌子的时候少。看到年轻人钻桌子,他常常乐得哈哈大笑,开心得很。

  他还忙里偷闲,携老伴去游泳池舒展身子。游泳时,少不了有几个小伙子一同前往。年轻人在袁隆平面前特别随便,要与他比游泳速度。袁隆平总是兴致勃勃地接受挑战,比赛结果,无论蛙泳还是自由泳,小伙子们全都认输。

  袁隆平说:“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打敢拼,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和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酷爱音乐的科学家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春节联欢会上,袁隆平的节目是保留节目。他把一家人都带去,与职工家属同乐。他有时拉一首小提琴曲子,有时跳起大学时代从电影上学来的踢踏舞,博得同事和家属们的阵阵欢声笑语。

  袁隆平的音乐情结缘自他的青少年时代。还是在大学期间,班上有几个业余小提琴爱好者,他也喜欢上了拉小提琴。他最喜爱的曲子是《梦幻曲》、《蓝色的多瑙河》和舒伯特的《小夜曲》。

  谈起音乐来,袁隆平像谈他的杂交水稻一样如数家珍。他不排斥现代流行音乐,但更喜欢传统的民族音乐。他对贺绿汀特别推崇,认为贺绿汀先生是了不起的音乐家,创作的不同风格的歌曲都很优秀。《游击队之歌》旋律明快,把抗日战士的机警、灵活、乐观、无畏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很喜欢贺绿汀先生的抒情歌曲代表作《秋水伊人》。

  听袁隆平谈音乐,能感受到他年轻的心态和良好的艺术感觉。

  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科学在中国”文艺晚会上,袁隆平演奏了小提琴曲《行路难》。这首曲子是我国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先生在1921年创作的。袁隆平在演奏时说:这首曲子告诉人们,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研工作者也要走下去……

  小朋友的故事爷爷

  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院里的孩子们,很喜欢袁隆平爷爷。在路上遇到时,袁爷爷有时会逗一逗他们。孩子们喜欢到袁爷爷家里,去看袁爷爷和邓奶奶养的猫。

  袁隆平喜欢猫。他说:“猫爱干净,通人性。”

  他们家里养了三只猫。白天,母猫把两只小猫带出去玩,到吃饭时才回来。它们喜欢吃鱼、吃牛肉。袁隆平总是把好东西留给它们吃。两只小猫毛色不一样,却是一个母亲生的。

  袁隆平说:“这是分离现象嘛,体现了遗传学上的分离律。”

  讲到猫,袁隆平说起他读中学时听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他说:“牛顿也喜欢猫。他在实验室里,猫在隔壁的办公室里叫。有时候他在办公室,猫又在实验室叫。他就叫来一个木匠,要他在墙壁上打一大一小两个洞,大洞让大猫钻,小洞让小猫钻。老师讲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不知道笑什么。我说这很对呀,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大家又笑。我也没想,小猫也可以钻大洞,居然认为牛顿是对的。你看,我和牛顿一样,笨得要死。”

  袁爷爷很会讲故事。他一讲故事,就会逗得孩子们发笑。他还会讲许多地方的方言,如重庆话、南京话、武汉话、长沙话、新化话、溆浦话、湘乡话,还会讲英语和俄语。他青少年时代在好几个地方生活过,培养了语言天赋,又做过近20年教学工作,讲故事的本领当然很高。

  袁爷爷喜欢小朋友,尽管工作很忙,有关单位邀请他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他尽可能地参加。2001年,长沙市一些小学开展了“三湘院士知多少”的活动,组织小学生走访了一些生活在长沙的院士。孩子们回到学校写访问记时,很多孩子写的都是袁爷爷。袁爷爷亲切乐观,富有童心,和他们一起开展活动,还给他们讲故事,他们的印象太深了。2002年2月26日,袁隆平应邀到武汉市矫口区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到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不要受到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在农田里累倒过。”

  http://www.cngrain.com/Publish/qita/200909/423069.s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