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先生所写的《厚黑学》分为几种境界呢?

如题所述

李宗吾先生所撰《厚黑学》一书将人性的自私、阴暗抛之于书面,与传统伦理道德、人性的真善美形成了鲜明对比,却也道出了国人的处世之道,也是我国古时官场哲学的真实写照

《厚黑学》一书将“厚黑”分为三种境界,初级阶段为“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而城墙虽厚,可用炮火攻破。煤炭虽黑,但颜色可憎,众人弃而远之;中级阶段为“厚而硬,黑而亮”,此阶段形色鲜明,旁人经细心观察便能察觉;终极阶段则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晋升至此阶段便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锐不可挡,所向披靡。

《厚黑学》这本书最初是在大学期间粗略读过,再次读这本书又有了新的感悟和见解。书中写到:为人处世非有厚的功夫不可,如果为人内向须腆,不能忍受在处事交往中的屈辱,太过于顾及自己的虚荣心,就不能够与朋友和敌人相处,更不可能抓住机会展现自己,即使才智出众也会淹没在芸芸众生中。所以我认为李宗吾先生虽主张厚黑,却也在强调世间的疾恶。

再次读这本书,我认为厚黑并非脸皮厚心肠黑。所谓“厚”是指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关系,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决定了其在利益网中的位置。人并无所谓的高尚与卑劣,只是各取所需罢了。把握住这一点就不会被道德约束,此为“厚”。所谓“黑”是指自己能够意识到他人的所作所为是被利益驱使,而自己也能意识到自己正是在某种利益目标的驱动下做出各种决定。因此,我对于“黑”的理解是已经将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了然于心,并能利用游戏规则为自己谋取相关利益,且思维并不被他人所知晓。

对于我来说,更应该重点学习“厚”,而不是“黑”。我对于“厚”的理解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脸皮要厚,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多问、多学习,咨询、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谦卑的态度,不要怕麻烦、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被批评,更不要怕承担责任,这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生活中处理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与父母的代沟,与朋友的矛盾往往都在于缺乏沟通,有些事情会觉得说出来伤感情或者觉得难为情而选择不说,缺乏了有效的沟通就为矛盾、代沟埋下了祸根。在我看来“厚”的另一个含义还在于落后并不可怕,当学习或工作中落后于他人,或起步较晚都要不断进取,在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总的来说,李宗吾先生对人性的理解和概括,打破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历史人物为例论述“厚黑”,以“厚黑”解读人性,以诸多思想解读“厚黑”,并非是想让人学习厚黑,而是让人认识厚黑。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用厚黑以图谋一己之私利,是极卑劣之行为;用厚黑以图谋众人公利,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愿此“厚黑”如星星之火,普耀大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0
李宗吾先生所写的《厚黑学》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层境界就是厚而硬、黑而亮,第三层境界就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第2个回答  2022-07-20
厚黑学的分为三重境界。厚黑学第一重境界是厚黑学的基础,其内容李宗吾先生早有明言:“(脸皮)好象一张纸,由分而寸,有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最初心的颜色,做乳白状,由乳色而碳色,而青蓝色,在进而就黑如煤炭了。 厚黑学第二重境界是第一重境界由量变到质变的自然结果,进入厚黑学的第二重境界的人:深于厚者,无论遭遇何种磨难,经历如何打击,都能岿然不动,矢志不移,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连曹操都对他无可奈何,最终在三国乱世中干出了一番大事业。进入厚黑学第三重境界的人,往往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厚得有理,黑得有据,绝大多数人已经看不到他的厚黑了。第三重境界是厚黑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学习厚黑学的最高目标。
第3个回答  2022-07-20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脸皮厚如城墙,心如煤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