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摘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自尊的动机促进了自利偏差的出现。

过分相信自己,使我们显现出对未来的盲目乐观。我们还容易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这些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

自我服务偏见、虚伪的谦逊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营造的印象。无论我们是引人注意、胁迫他人还是表现出无助的样子,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

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有什么方法能够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吗?唯一的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

我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的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事情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

心灵的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意识到自己知道的要多的多。对我们的无意识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确证了这一点。即我们对在自己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所知甚少,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受控制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自动化的。

无意识的信息加工可以产生瞬间的直觉?无意识并不像一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思维简单和缺乏理性。它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有效的思维策略。思维的生物目的首先是使我们能够生存下去,其次才是保证我们的正确性。

代表性直觉,易得性直觉,反事实思维,错觉思维(错觉相关,控制错觉)趋均数回归(回归效应)。

态度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态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评价世界。当我们必须对一些事情做出快速反应时,我们对其的感知方式可以指导我们的反应方式。

每个行为都源于一种想法。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但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明确在两种条件下态度一定能够预测行为。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

通过自我觉知可以加强言行之间的一致性。

社会能够让那些被赋予较低社会地位的人接受并相信自己的地位,这是社会最大的成功——同时也是最大的失败。

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社会规范。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规范是关于地位不平等的人们之间如何进行交流。

所有的文化都会赋予个体一定的角色。扮演一定的角色常常会使人们内化自己的行为,改变角色也能够改变我们的观点。

从众行为研究——似动现象,心境联结(社会性传染),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

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社会心理学家欧文斯拖布非常了解这种把公民转变为刽子手的力量。根据对世界各地种族灭绝的研究,斯托布展示了这个过程是如何发展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批评会产生轻视,轻视会引发残暴,而当残暴被认为是合理行为时,就会导致兽行。接着便是杀戮,然后是大规模的杀戮。所形成的态度紧随着行动,又为行动辩护。据此,斯托布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结论:“人的有一种潜能,那就是把屠杀他人不当一回事”。但是人类也有另一种潜能,这就是英雄主义。

实验表明,人们之所以从众主要出自两个理由。“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其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国。当公开作出反应时从众程度较大,这反映出规范的影响力,当遇到难以决策的任务时从众程度也比较大,这反映出信息的影响力。

菲利浦.津巴多在反思模拟监狱和其他实验时,认为最终的信息指的是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冲破自我中心主义;指的是你没什么不同,任何人所做过的任何事都不会与你的不同,你无法脱离他。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有性情取向所产生的“我们-他们”的观念,必须明白,在任何时候,作用于个体身上的情境力量是如此的强有力,以致会压倒一切——先前的价值观、历史、生物、家庭、宗教等因素。

说服的中心途径——(听众)分析并且具有某种动机——(加工过程)高努力水平,祥细分析,赞同或反对论点——(说服)令人信服的论点引发持久的赞同态度

说服的外周途径——(听众)很少分析或投入——(加工过程)低努力水平,使用外周线索,经验法则——(说服)外部线索引发喜爱和接受,但是这通常只是暂时性的。

说服的中心途径——(听众)分析并且具有某种动机——(加工过程)高努力水平,祥细分析,赞同或反对论点——(说服)令人信服的论点引发持久的赞同态度

说服的外周途径——(听众)很少分析或投入——(加工过程)低努力水平,使用外周线索,经验法则——(说服)外部线索引发喜爱和接受,但是这通常只是暂时性的。

  心理治疗的情境和邪教以及狂热的自助组织一样,会提供——(1)这是**支持性的、相互信任的社会支持;(2)专业知识以及希望;(3)独特的理念以及信念,用以解释个体的困难并提出新的视角;(4)一系列的仪式以及学习经历,以保证获得一种平静、愉快的新感觉。

在互动的群体中有关社会影响的三个例子: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和少数派影响。

他人在场能引起社会助长效应,拥挤(众多他人在场),能增强唤起状态,而唤起能够促进优势反应。

群体情境 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并不对其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一旦受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会有所增强,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少,社会懈怠就发生了。

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

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人失去自我觉知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

无自我意识、去个体化的人更不自控,更不自律,更可能毫不顾及自己的价值观,就做出行动,对情境的反应性也更强烈。自我觉察是去客体化的对立面,自我觉察的人,以站在镜子或者摄像机面前的人为例,会表现的更加自控。这时他们的行为也能够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态度。

“不要去破坏一致性”的这种自我潜意识压力会导致一致同意错觉。从众的压力压制了一切异议,异议的缺乏造成了一致同意错觉。

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面的预先判断。(有些偏见定义也包含积极的预先判断,但在应用偏见一词时,几乎都指负面倾向。)

偏见是一种态度,态度是感情、行为倾向和信念的某种独特结合物。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它可能根源于情绪性的联想,根源于行为辩解的需要,或是源自被称为刻板印象的负性信念。刻板印象就是概括。

刻板印象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准确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称其为“差异敏感性”或“多元世界中的文化觉知。”

当刻板印象是过度概括或明显不对的时候就会出问题。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

偏见起源于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他社会原因,包括我们习得的价值观和态度。

偏见似乎不只是具体针对某一群体的态度,而是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痛苦和挫折(目标受阻)常常引起敌意。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替代性攻击)。

竞争是挫折的来源之一。有同样需求的物种之间竞争将最大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

刻板印象能自我永存。它们的存在就能阻止它们的变化。

偏见是一种预断。预断是在所难免的。我们的预断能引导我们的注意、解释以及记忆。

态度之所以可能与社会阶层等级相一致,不仅仅是由于合理化的需要,还因为歧视影响到了它的受害者。

那些受压迫的人对文明形成一种强烈的敌意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使文明得以实现,但分享到的文明财富却少得可怜。——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

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在分析敌意性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的原因时,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2)攻击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

挫折产生攻击的动机,由于对反对和惩罚的畏惧,人们往往不直接对挫折源进行攻击,因此攻击驱力可能会被转移,指向其他目标,甚至转而指向自己。

当不幸看上去不可避免时,人们可以耐心的承受;一旦人们感到他们可以摆脱这些不幸,它们就变得令人无法承受了。

并不是说,剥夺与社会不公和社会动荡无关,关键在期望与实际实际所得之间的差距产生挫折感。

当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的挫折感就会变得较为复杂。这种感觉称为相对剥夺。

一种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躯体的兴奋状态,确实可以强化几乎所有情绪。

性唤醒和愤怒等其他各种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在实验室条件下,那些刚刚受到惊吓的被试被色欲刺激唤醒的程度更高。类似的,坐一次过山车引起的唤醒状态也可能使人深深陷入对伴侣的浪漫感觉之中。

挫败、酷热或者侮辱性的情境都会提高我们的唤醒水平。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唤醒状态就会与敌对的想法和情绪一起,促成攻击性行为。

我们如何减少攻击?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的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和产生与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反应。

人与人之间终身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有一种强烈的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

情绪相比于思维是更及时的东西。情绪半独立于思维。情感可以先于认知。

情绪和认知可由不同的脑区引发。

曝光效应具有巨大的”适应意义”,它是一种可以预定我们的吸引和依恋倾向的“硬件”现象。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把熟悉的话或安全的事物与不熟悉的或不安全的事物区分开来。

曝光效应也有缺点,对陌生人的警惕——这能解释当人们面对那些不同于自己的人时,为什么会产生一种原始的、自动的偏见。害怕或带偏见的感受并不总是刻板印象的表现,有时候刻板印象是为了对直觉的情感进行辩护而出现的。

喜欢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曝光效应违背了我们通常对厌倦的预测——重复听到的音乐和反复吃的食物会引起厌倦——兴趣减低。当巴黎埃菲尔铁塔完工时,,曾被嘲笑是奇形怪状的东西,它却变成了巴黎备受喜爱的标志物。

进化心理学认为,我们是被原始的吸引力所驱动的,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吸引力和婚配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它不可能归结为文化的偶然现象。

别人的批评比表扬更能抓住我们的注意力,更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坏事总是比好事更有影响力,而且影响更持久。

现实生活中的多数冲突,就像囚徒困境或是公地悲剧一样是非零和博弈。

在这些使人左右为难的社会困境中,我们如何使人们愿意通过合作以提升他们的共同利益呢?

1.适当的管制。2.小即是美。——缩小群体的规模在一个较小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更加明确的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对集体的影响。3.沟通。4.改变激励机制。5.倡导利他规范。

什么会引起冲突?1.社会困境。2.竞争。3.知觉到的不公正。4.误解。

和解四c——1.接触2.合作3.沟通4.调和

接近性以及互动、对互动的预期和曝光效应,都能够增加喜爱的程度。——共同的外部威胁能建立内部的团结。——超级目标会促进合作。

就我们的经验而言,抑郁患者都是消极思考的人。他们透过自己的黑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对于那些严重抑郁的人,那些感到没有价值, 浑浑噩噩,对朋友和家庭都没有兴趣,不能正常饮食和作息的人这种消极的思维往往会进一步恶化他们的处境。他们极度消极的观点,使他们放大了痛苦的体验而缩小快乐的体验。一个抑郁的年轻女性这样说,“真实的那个我,是毫无价值而且无法照顾自己的。我无法进行我的工作,因为我被疑惑困住了。

是否所有抑郁的人都是不现实地消极呢?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阿洛伊和艾布拉姆森以轻度抑郁和不抑郁的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他们让这些学生观察他们按键的时候灯是否会亮。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抑郁的学生在预测他们对灯的控制程度时准确性很高。反而那些不抑郁学生的判断是扭曲的,他们夸大了自己的控制程度。

这种令人惊讶的抑郁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悲观而明智效应”。

普通人往往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受欢迎的程度。抑郁的人却不这样。

普通人表现出过分的利己、控制的错觉和对未来的不现实预期的每一点上,抑郁的人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偏见。“悲观而明智“确实很适用于抑郁的人。

抑郁者思维方式的基础是他们对责任的归因。试想一下:如果你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而责备自己,你可能将原因归结为你自己不够聪明或者太懒惰,因此会觉得很郁闷。如果你将原因归结为考试不公平或是其他不能由你控制的环境因素,那么你更可能会觉得很气愤。在包含了15 000名被试的超过100个研究中,抑郁者比正常人更多地表现出消极的解释风格。他们更倾向于将失败和挫折的原因归结为稳定的(“它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普遍的(“它 会影响我做的每件事情”)和内在的(“这全是我的错”)。艾布拉姆森和她的同事认为,这种消极的,过度泛化的、自我责备的思维,是一种无助感的体现。

抑郁即是负性认知的结果也是原因。“自我关注和自我责备”能为抑郁提供解释。

如果把抑郁比作你疾病中的感冒,那么孤独就可以算作头疼。孤独,无论长期还是暂时的,都是痛苦的发现社会关系不如想象当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有意义。

社会构造的疾病——轻微症状的普遍性和模糊性,向社会暗示敞开了大门。

归因风格与疾病——如果不可控的压力,影响健康,降低免疫功能,并且产生被动和绝望的顺从。那么表现的悲观的人,会更容易患病吗?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对不好的事情的悲观的归因风格使发生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