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全面总结一下高一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这两课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啊?

多谢了!!!总结全面还有追加100分!我等急用!请各位老师们出手相助!!

本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所选的4篇记叙散文,或记政治外交上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赏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体会他机智善辩的技巧。领会文章记事写人的艺术技巧:伏笔照应,曲折波澜,化繁为简。积累相应文言知识。

学习《荆轲刺秦王》,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积累相应文言知识。

二、重点知识讲解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介绍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大量史料,以多样的笔调,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描写了复杂的战争事件,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因而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但是,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2、史书体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顺序来记录史事。代表作:《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代表作:《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录人物生平活动(相当于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事实。代表作《史记》《汉书》《后汉书》。

3、重要字词

(1)理解十三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① 且贰于楚也

贰:《辞海》中有一义项为“背叛;有二心”。当时的史实是郑对晋有二心,而亲近于楚,但句中介词“于”的宾语是“楚”,而非“晋”,所以此句中“贰”应引申为“从属二主”之意,即指郑在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本指军队,这里指驻军,名词作动词。

③ 师必退

师,军队

④ 吾不能早用子

子,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荀子、韩非子,可译为先生。也用作表敬意的对称词,可译为您,如本句。

⑤ 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指示代词。

⑥ 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这里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自己的)边邑。按,秦在西,郑在东,而晋居其中。远,远方的国家,指郑国,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

⑦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⑧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给予人恩惠或财物。

⑨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晨。夕,在晚上。朝、夕,名词作状语。

版,筑墙用的夹板。设版,指设版筑城,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同秦对立了。

⑩ 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全句意思是希望您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2)归纳十三个实词和虚词的义项

实词:

虚词:

(3)掌握六个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③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④阙秦以利晋 阙,同“缺”,损害。

⑤秦伯说 说,同“悦”。

⑥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4)熟悉两个词组的用法

②“所”字词组:

所+动词,构成“所”字词组,是名词性的短语,“所”字译成:……的(人、事、物)。如:“君之所知也”一句中的“所知”,翻译成“知道的事情”。

(5)注意四处词语所涉及的文化常识

①寡人:古代君王对下的自称。

②执事:从字面上看,执事是指秦伯手下办事的官吏,实际上是指秦伯本人。因为古人对统治者不敢直接指称,只称其手下人,以代替统治者自己。如称天子为陛下,太子为殿下等等。

③东道主:指东路上的主人(按,郑在秦东,可以随时供应秦使者的困乏,故称为东道主)。后世把“东道主”作为“主人”的代称了。

④行李:即“行理”,使者。

(6)研究两种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A.用“……者……也”表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是寡人之过也。

B.用判断词“乃、为、即、是”等表判断:

例: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知之为知之。

楚父即楚将项燕。

C.没有任何判断词和判断标志的判断句:

例:刘备天下枭雄。

②宾语前置句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

C.用“是、之、之为”等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惟命是从 何厌之有 唯弈秋之为听

D.介词宾语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言以蔽之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课文把握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 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

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3、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3)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早晚之间。

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4)古今异义词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4)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三、难点剖析

《烛之武退秦师》

1、分析烛之武的精妙说辞。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开篇不凡,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一下子打消了秦伯的戒心,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秦伯能够继续听下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指出秦、郑相隔遥远,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以利益引诱秦伯。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从秦、晋两国的历史,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关系。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预想将来,说明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进一步挑拨两国关系,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反过来帮助郑国。

2、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烛之武是一个长期得不到重用的有才之士,在国君有求于他之时的一番牢骚使他这一形象更加丰满。面对郑伯的自责和国难当头,烛之武最终慷慨应允,义无反顾只身前往敌营,这体现了他以国难为重的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和肩挑重担的无畏勇气。面对秦伯,烛之武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步步深入,句句打动对方,能言善辩的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

3、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1)伏笔与照应

在开头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对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时,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另外晋秦两军并没驻扎在一起,也为分化瓦解提供了可能。“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2)曲折波澜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繁简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4、晋侯撤军的真正理由和对他的评价?

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真是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做出了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至于他回答子犯的话而讲了不可攻击秦军的道理,可以说是为了自己下台阶,指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撤军。应为如果晋国真要攻打郑国,那一定会腹背受敌,这样对自己很不利。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原因。

《荆轲刺秦王》

1、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3、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这个是我们老师归纳的,希望你能满意。

一、文学常识
《左传》为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孔子作《春秋》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春秋时期的重大政事,而《左传》、《公羊传》、《梁谷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其中《左传》最为出色,又叫《春秋左氏传》,所以《左传》以《春秋》的记录为纲要,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27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20万,超过《春秋》文本十倍。
二、一词多义
实词归纳
1. 贰
(1) 从属二主,存在二心。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 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少年中国说》)
2. 犹
(1) 尚且。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 亡
(1) 灭亡,亡国。 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 逃亡。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3) 使动用法,使…亡。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4. 鄙
(1) 边邑。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使动)
(2) 庸俗,鄙陋。 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3) 看不起,轻视。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4) 目光短浅。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5. 许
(1) 答应,听从。例:“许之”;“许之焦、瑕”
(2) 赞同。 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 约数。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 表处所。 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6. 微
(1) 如果没有。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 阳楼记》)
(2) 荫蔽,不显露。例:“康熙微服私访”;“恒公微服而行于民间”(《韩 非子》)
(3) 幽微,精妙。 例:“微言大义(成语)”
(4) 卑贱。 例:“身份卑微”;“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史记· 曹相国世家》)
7.辞
(1)推辞。 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推脱。 例:“不辞劳苦”
(3)辞别。 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4)文辞,言辞。例:“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8.若
(1)假如。 例:“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2)你,你们,你的。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3)好像。 例:“关山度若飞”
(4)句首语气词,与“夫”连用。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虚词归纳
1.以
(1)因为,连词。 例:“以其无礼于晋”
(2)表顺承,连词。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3)拿,用,介词。例:“敢以烦执事”
(4)把,介词。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1)表顺承,连词。例:“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表转折,连词。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3)表修饰,连词。例:“夜缒而出”
3.焉
(1)语气词,表陈述。 例:“子亦有不利焉”
(2)疑问副词,为什么。例:“焉用亡郑以陪邻”
(3)疑问副词,怎么能。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疑问代词,哪里。 例:“且焉置土石”
(5)代词。 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兼词,于此。 例:“永之人争奔走焉”
4.之
(1)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何厌之有”
(2)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邻之厚,君之薄也。”
(3)语气助词,相当于“的”。例:“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所+动词=名词)
(4)代词。例: “公从之”(代指“佚之狐”)
“许之”(指“这件事”)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代指“土地”)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代指“郑国”)
“子犯请击之”(代指“秦国”)
“亦去之”(代指“郑国”)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3.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4.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作动词,加强;薄:形容词作动词,削弱)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6.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
7.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8. 共其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五、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包裹”)
2.共其乏困(古义:“缺乏的东西”。今义:“乏力困倦”)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4.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6.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六、文言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宾语前置(“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A.夫晋,何厌之有
B.何陋之有
3.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C.()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D.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E.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F.(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G.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宾语“郑国”)
4.判断句
A.是寡人之过也。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

七、翻译(疑难问题)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 因为晋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对楚国存在贰心(在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3.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9-24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阙秦以利晋 阙,同“缺”,损害。

秦伯说 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烛之武退秦师)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刺秦王)
就这么多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