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考”、“显妣”、“先考”、“先妣的区别?

如题所述

显和先之分:

    是一定要没有长辈,而且要有孙子辈,上边没有老人了,自己下面要有孙子辈,才能称“显”,否则称“先”,男女都一样。

    也有的学者认为除上述条件外,只要有另一方健在就只能称“先”,只有双方都不在世了才可称“显”。显还有亲生的含义。

考和妣之分:是对已故父、母辈的尊称。

    我们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写法,父母去世以后,不能写父母,不能再称父母。他们活着时称父母,过世以后,父亲称考,母亲称妣。考是父,妣是母。父亲去世了,不能说亡父,那是对父亲最大的不敬,一定要称先考或显考。

    在丧榜中要使用冥称,不能使用父亲、母亲、严父、慈母等生称。一般地,丧榜正文的开头几个字,已经表明了主丧人与殁者的关系。

如果丧榜或者碑文中一开端是先考,外面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父亲殁了儿子承增。可是他家里面还有老人,也就是殁者还有父亲母亲,最少有一个人在,或者是他父亲母亲不在了,岳父岳母还在世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要父母长辈还有一个人在世间,他有长辈在,他死了只能叫先走,他先走了,先行一步。在这个家庭里面,还显示不出他,所以称“先”。

如果他父母、岳父岳母,长辈一个都没有了,除没有长辈外,而且他还有孙子辈,那么他在家里面是辈分最大的一个人,就写“显”,显示的显。他在家庭里面地位最尊贵,称显考。如果没有孙子辈,他还不能称“显”,只能称“先”,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女的也是如此。先妣也是殁者还有公婆、父母,至少有一位长辈还在世,称先妣。显妣和显考也一样,都是长辈没了而且有孙子辈,就可以称“显”了。

扩展资料:

汉字:考

拼音:kǎo

考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注音:ㄎㄠˇ简体部首:耂,部外笔画:2,总笔画:6

繁体部首:文

仓颉:JKMVS

郑码:BMAZ

五笔86:FTGN 五笔98:FTGN

笔顺编号:121315

四角号码:44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003

汉字:妣bǐ

妣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妣:bǐ,注音:ㄅㄧˇ,

部首:女,部外笔画:4,总笔画:7

五笔86&98:VXXN仓颉:VPP郑码:ZMRR

笔顺编号:5311535 四角号码:4241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9A3

相关词组 考妣 显妣 先妣 妣考 皇妣 祖妣 贤妣 妣祖

如丧 考妣 若丧考妣 伯祖妣 皇祖妣 曾祖妣 
同音字 纰 柀 笔 纰 朼 粃 佊 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区别:

1:“考”指父亲。“妣”指母亲。

2::对亡者的美称,表赞美。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3:显妣, 先妣 ,显考,是指故去的母亲。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显妣,读音xiǎn bǐ,汉语词语,旧时对亡母的美称。

  显考: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用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意为父母已亡,“先”是“亡”的讳称。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先妣: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先 : 先 xiān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妣 : 妣       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先妣。如丧考妣。

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

扩展资料:

考字原指父亲,不论是健在的已故的。考字要说清楚,请先说老字和孝字,这样方便一些。老字甲骨文画侧身一老叟,长发遮脸,佝背站立,向前探手,一副颤颤巍巍的样子。金文和篆文探前的手变成匕字,实无道理。这个误增的匕,让老字不好讲。幸好有甲骨文保留真相,我们才敢断言,匕是手的讹变。如果匕还原成手,抚摸一小子的头顶,这便是孝字的篆文了。

老叟膝下,小子承欢,便是现场尽孝。如果小子跑掉,加个古文的柯字做声符,那就是考字了。考字下面的丂(音kē),在古文是枝柯的柯,象形。请看可字,正是从口丂声。同样,考字也是从老丂声。不过考所从的老字探前的手已省略了,所以确切说应该是从老省,丂声。

妣字原指母亲,不论是健在的已故的。妣字篆文从女比声,是很一般的形声字,不足奇。奇在妣字的甲骨文,既无女旁,又无比声,有点像阿拉伯数字的5,这也就是今之匕bǐ。这个匕在《说文解字》有两种说法:一说匕为“反人”,亦即人字之反;一说匕是饭匕,盛饭用的瓢儿。这未免太奇怪,一个匕字,既像“反人”之形,又像瓢儿之形,岂有此理。此乃一大疑案,专家争议至今。

参考资料:显妣-百度百科   先考-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1

显和先之分,是一定要没有长辈,而且要有孙子辈,上边没有老人了,自己下面要有孙子辈,才能称“显”,否则称“先”,男女都一样。 也有的学者认为除上述条件外,只要有另一方健在就只能称“先”,只有双方都不在世了才可称“显”。显还有亲生的含义。

“考”、“妣”是对已故父、母辈的尊称。我们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写法,父母去世以后,不能写父母,不能再称父母。他们活着时称父母,过世以后,父亲称考,母亲称妣。考是父,妣是母。父亲去世了,不能说亡父,那是对父亲最大的不敬,一定要称先考或显考。在丧榜中要使用冥称,不能使用父亲、母亲、严父、慈母等生称。一般地,丧榜正文的开头几个字,已经表明了主丧人与殁者的关系。

如果丧榜或者碑文中一开端是先考,外面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父亲殁了儿子承增。可是他家里面还有老人,也就是殁者还有父亲母亲,最少有一个人在,或者是他父亲母亲不在了,岳父岳母还在世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要父母长辈还有一个人在世间,他有长辈在,他死了只能叫先走,他先走了,先行一步。在这个家庭里面,还显示不出他,所以称“先”。

如果他父母、岳父岳母,长辈一个都没有了,除没有长辈外,而且他还有孙子辈,那么他在家里面是辈分最大的一个人,就写“显”,显示的显。他在家庭里面地位最尊贵,称显考。如果没有孙子辈,他还不能称“显”,只能称“先”,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女的也是如此。先妣也是殁者还有公婆、父母,至少有一位长辈还在世,称先妣。显妣和显考也一样,都是长辈没了而且有孙子辈,就可以称“显”了。显是称先人的敬辞。古代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考:原指父亲,后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先妣: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

显考:对亡父的美称.显,清 徐乾学 《读礼通考·神主》:“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 元 大德 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显妣:对亡母的美称。

也就是说先考和先妣是尊称,表尊重,显妣和显考是美称,表赞美。有时在乡间的墓碑上,可以看到很多“显考”、“显妣”的刻文。“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显考”、“ 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

扩展资料:

在碑文是对逝去的父母常用的碑文方式 :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 (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祖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 (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 (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 (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 (对母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一般子女在过世的父母墓碑或灵位上题: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之墓(灵位),故显妣某(姓)氏之墓(灵位)等字样,

    故是死,逝世的意思。

    显是称先人的敬辞。古代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

    考:原指父亲,后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先妣: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

    显考:对亡父的美称.显,清 徐乾学 《读礼通考·神主》:“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 元 大德 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

    显妣:对亡母的美称。

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显考”、“ 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也就是说先考和先妣是尊称,表尊重,显妣和显考是美称,表赞美。有时在乡间的墓碑上,可以看到很多“显考”、“显妣”的刻文。“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据《考工记》解释:“考,成也;妣,媲也。”具体说就是父亲完成了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安心了。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亦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用这两个字指称父母体现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济特点。这一模式同时规定了父、母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意为父母已亡,“先”是“亡”的讳称,“先”又是敬词,与考妣合用就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中国古代有谥法制度,古人在人死之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人的一生,也就是盖棺论定,其起源至少应在三代的夏以前。桀、纣因其暴虐而被谥桀、纣;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文,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这就是卫国的孔圉被谥以“文”的原因。谥法的精神是公正,其善恶评定不让帝王,不避将相。但一般的老百姓是无资格受谥的。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的,都是应该肯定的。于是大家都用“考妣”称已故父母,“考妣”也就成了普通老百姓的通谥。“考妣”由原来的指称父母,转而指称已故父母,其词使用范围的转移始于何时已无从考据了。有时在乡间的墓碑上,可以看到很多“显考”、“显妣”的刻文。“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显考”、“ 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这溢美的颂词,我总疑心其始现在功利唯上的现代。“考、妣”作为通谥,从家庭的角度肯定了父母的一生,更重要得是,这一通谥还责成已为父母,或将为父母的子女,如何来尽自己的责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将“先考”、“先妣”改为“显考”、“显妣”,模糊了“考妣”的文化内涵,丧失了其礼教精神,一字之差,相去甚远。孔子当年曾叹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有些东西我看还是不改的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