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桃花水母历史记载

如题所述

桃花水母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生物,因其在早春桃花盛开时出现,外观酷似粉色花瓣漂浮水面,故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桃花鱼”。尽管名为“鱼”,但实际上是水生生物,得名于其出现的时间和环境。中国古代对这种生物的认识十分精确,早在明万历三十七年的《归州志》中已有记载,这是世界上的最早记录。


在科学史上,首次在动物学文献中提及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英国伦敦发现的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1880)是其代表。随后,这种生物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陆续被发现,我国的首次记录则是在1907年由日本人发现,被命名为宜昌桃花水母。我国对桃花水母的认知早于欧美各国至少270多年,显示出古代先民的观察敏锐和智慧。


在秭归,桃花鱼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民间传说。据说,汉代王昭君出塞前,在叱溪河畔弹奏琵琶,悲泣的泪水化为透明的桃花鱼,这一故事深深植根于当地文化,成为当地人民熟知的传说。清代的文献也详细描述了桃花水母的形态和习性,如其形似榆荚,蠕动于水中,与桃花开花的季节紧密相关。




扩展资料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桃花水母是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活体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