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是从何时、又是被谁,抹黑成庸才的呢?

如题所述

诈死归蜀,忠孝无双: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里面有很多虚构之处。

实际上还有一个人完成了这项壮举,而且更加震撼:廖元俭千里走单骑。

先看看《 三国志·邓张宗杨传》对廖化的描述: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先主薨,为丞相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翼齐,而在宗预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短短数字,描绘出一个忠勇仁孝的故事:

“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可惜陈寿并未详细叙述,廖化作为被俘之臣,究竟是怎样诈死,又是怎样骗过了吴国的所有人呢?个中艰辛可能一言难尽。

“携老母昼夜西行”,此为忠孝两全之举,与老母相依为命,昼夜奔逃,这归蜀之行究竟有多艰难,我无法想象。

“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这里可以发现一个细节:关羽兵败、廖化被俘的时间是公元219年;而刘备伐吴到达秭归则是公元222年初。在这两三年中,廖化仍“思归先主”,矢志不渝,真乃忠臣也。

历经磨难的廖化遇到先主,不知他会不会喜极而泣。而刘备显然喜出望外,并封廖化为宜都太守。


作为对比,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虽说是事实,但“过五关斩六将”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杜撰罢了。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

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关羽是得到曹操关照,一路上畅通无阻、大摇大摆地回到刘备身边;而廖化是诈死、携老母昼夜西行。其难度和风险不可同日而语。


智勇兼备,文武全才:

廖化其实是一名儒将。

年轻时官职就不低了——主簿,文职官员,类似于秘书长,高于功曹书佐,而低于别驾。在当时人才济济的荆州能得到刘备、诸葛亮的赏识担任这个职位,说明廖化具有过人的文才。

222年廖化诈死归蜀,先主封为宜都太守。正值刘备东征,任命将军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先锋,辅匡、赵融、廖化、傅彤等为别督——开始被任命为武将了。虽然不见廖化在夷陵之战中表现的记载,但也能说明廖化在军事方面具有一定的潜质或能力。

223年,诸葛亮举荐茂才,蒋琬一再谦让,并向诸葛亮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化等人。此时廖化的职务是参军——相当于参谋,属于幕僚性质,参与军事行动的组织和策划。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参军是马谡。(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爱将,且具有很强的军事理论和策划能力,只可惜晚节不保。)说明廖化很受重视,而且其过硬的军事能力开始显现出来。

此后廖化迁至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可见其逐渐被委以重任,称得上是蜀汉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才。

238年,廖化率兵攻打魏国守善羌侯的营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率兵救援,两军沿东西两面分兵合进,欲夹击廖化军。嗅觉敏锐的廖化却抓住了魏军弱点:其一,兵力分散;其二,游奕军很多营寨都未扎在险要之处。廖化果断出击,大获全胜。击败游奕,王赟亦中箭身亡。

此时的廖化已成长为蜀汉数一数二的大将。《华阳国志》记载:

后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

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为廖化。


老骥伏枥,壮志未酬:

262年,姜维再度北伐。

这已经是第十一次北伐了。

廖化老泪纵横,劝阻姜维。

《汉晋春秋》记载:

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廖化引用了《诗经·小雅》中的诗句:“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意思是,为何我如此生不逢时,苦难不早不晚,全部降临在我头上。

果不其然,姜维被邓艾击败,退驻沓中。宦官黄皓趁机弄权。姜维怕受其陷害,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

廖化知道,蜀汉的光芒已经黯淡了。


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等大举进攻蜀国。

后主派张翼、廖化等抵御。

兵败如山倒。

廖化和姜维在剑阁死守。

几乎要将钟会打退时,却传来诸葛瞻战死、后主投降的消息。

廖化和姜维不敢相信,引军赶到广汉一带探查消息。

收到的却是刘禅投降的敕令。


已经暮年的廖化,无法战死沙场,只能拔剑砍石,对天慨叹。

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于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蜀汉灭亡后,廖化死在迁往洛阳的路上,死不瞑目。


廖化入蜀后,廖姓一直是蜀中的望族,绵延至今。对这样的英雄,真的不能仅用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来评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