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历代变迁

如题所述

柏乡县的历史变迁


春秋时期,柏乡县属于晋国,晋国在此地筑有鄗邑,遗址位于现固城店以北二十二里。鄗邑的历史悠久,据《柏乡县志》记载,这里至今仍留存着古城镇的遗迹和居民。战国时期,南部为赵国地,北部归属中山国。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年),赵国在此筑城,鄗邑曾先后被中山国占据。公元前296年,赵国灭中山国后,柏乡县完全归赵国管辖,鄗邑成为赵邑。


秦代,柏乡县属于钜鹿郡。西汉时期,鄗邑改名鄗县,隶属于恒山郡,后恒山郡曾数次更名,如文帝元年改为常山郡,元朔三年增设易侯国,直到宣帝年间废除。东汉初,鄗邑改称高邑县,柏乡侯国并入。建武十七年,高邑县隶属于中山国,后又归属常山郡。三国魏时,高邑县归属常山郡,太和六年改隶赵国,晋代沿袭此制。北魏时期,高邑县属于赵郡,至北齐时,柏乡县区域则分为高邑和柏人两县。


隋朝开皇年间,从高邑、柏人县划出柏乡县,归属栾州。大业年间,柏乡县改隶赵州,随后赵州曾短暂改为赵郡。唐代,柏乡县属于赵州,是州治所在,贞观时期复名为赵州。五代时期,柏乡县继续隶属于赵州。宋代熙宁年间,柏乡县被并入高邑县。元祐元年,又重新划出柏乡县,归属赵州。金代,赵州曾降为沃州,柏乡县依然属于。元代,沃州恢复为赵州,柏乡县继续受其管辖。


明代,柏乡县隶属于京师赵州,清代属直隶省赵州。民国时期,柏乡县先后归属冀南道、大名道,后直属河北省,抗战胜利后,柏乡县归属冀南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专区,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61年至1962年间,柏乡县经历了撤销和复置的过程,归属邢台专区,直至1993年并入邢台市。





扩展资料

柏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县相连。东西宽16.4公里,南北长24.4公里,面积26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