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如题所述

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人格发展分五个阶段。

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按照生理年龄划分为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5岁):该阶段是婴儿形成信任的关键时期。当孩子产生需求,父母是否及时出现就影响了孩子信任的形成。

2、儿童期(1.5-3岁):婴儿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父母在此时就需要规范孩子的这些动作习惯,表扬与批评兼顾。

3、学龄初期(3-6岁):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表现出了主动性,家长们若是鼓励,孩子就会受到鼓舞。反之,孩子就会倾向于接受他人的安排。

4、学龄期(6-12岁):孩子若是在学业方面表现较好,则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信心。反之,孩子就会感到自卑。

5、青春期(12-18岁):孩子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因此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6、成年早期(18-4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也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7、成年期(40-65岁):这一时期,人们在承担社会工作的同时,还要生养孩子。他们需要协调好双方的关系,把双方都打点妥帖。

8、成熟期(65岁以上):此阶段的老人们将面临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当老人的自我调整战胜绝望时,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并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教育意义:

1、基本内容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2、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理论的教育意义十分突出。它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应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少给予批评,使其充分体验努力带来的快乐。

中学阶段儿童主要面临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允许学生对未来进行不同的规划,鼓励其进行多种尝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