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好还是事业编制好

如题所述


对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来讲,参公肯定比纯事业人员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管理岗位同等情况下参公人员工资比纯事业人员高10%以上;二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有职级并行政策,对于职务得不到晋升的事业人员来讲,多了一条享受职级待遇的道路;三是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公车改革已经结束,参公人员能享受到公车补贴,每月有500元以上;四是许多地方年终奖、精神文明奖、话费补贴等福利、补贴,发放范围仅限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
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参公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持平,纯事业人员略低,工勤岗位最低。如果是在管理类事业单位,或者虽然在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却是管理岗位,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能通过考试、晋升等途径,把握机会调整到参公单位,登记为参公人员,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这种机会,通常只限于县区以上事业单位。乡镇里面的事业单位,包括什么七站八所,都是纯事业单位,没有参公机构。有的地方财政所、国土所参公,明显属于违规,是个别现象。唯有乡镇的工商分局、派出所是派出机构,和局机关的性质一样,是行政单位,公务员身份。乡镇司法所同样也被认定为机关,也是行政单位,公务员身份,可以享受1200元的政法津贴。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其承担的行政类职能,划转到相应的行政机关承担,事业单位除行政执法机构外,都没有了参公属性,参公事业岗位大幅度减少,原来参公的人员,暂时保留身份,等待新的政策出台。
以上就是关于参公好还是事业编制好的相关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