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叉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12

八叉,比喻才思敏捷。

解释:两手相拱为叉。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后以“八叉”喻才思敏捷。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研究,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

出处:

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工於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后以“八叉”喻才思敏捷。

2、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张锡)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

3、清·赵翼《集益斋即事》诗:“公於此已肱三折,我愧才非手八叉。”

轶事典故

有一次,唐宣宗作了一首诗,里面有“金步摇”一词,找不到合适的对仗语,让温庭筠来对,结果温庭筠对以“玉条脱”,宣宗很是赞赏。

“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因其行步则动摇,所以名之以“步摇”。“金步摇”,是以金为材质的步摇。“条脱”,是古代的一种臂饰,类似于镯子一类的东西。“玉条脱”,是以玉为材质的条脱。

“金步摇”和“玉条脱”都属于人身上的饰物,金对玉,步摇对条脱,非常工整。但令狐绹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东西,出自什么典籍,于是就问温庭筠。

温庭筠回答说是出自《南华经》(即《庄子》),并且还说《南华经》并不是什么冷僻的书,丞相在处理公事之余,也应该读点古书。堂堂一宰相,被一布衣书生如此“教训”,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