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工艺包括

如题所述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工艺包括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

1、桩的起吊。

待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以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运输和打桩,如需提前起吊,必须进行强度和抗裂验算,吊点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无规定时,可按以下规定:用一个吊点吊桩时,吊点设于距桩上端0.3倍桩长处。

用两个吊点时,吊点设于距两端各0.21倍桩长处;用三个吊点时,吊点设置、在桩长中点及距离两端各0.15倍桩长处。吊点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设计位置20mm。使用起重机起吊时,应使桩纵轴线夹角小于45度。

2、运输和堆放。

一般按打桩顺序随打随运,减少二次搬运。运前检查桩的质量、尺寸、桩靴的牢固性以及打桩中使用的标志是否准确齐全等。桩运到现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

运输距离不大时,可以在桩下垫滚筒(桩与滚筒间应放有托板),用卷扬机拖动桩身前进;当运距较大时,采用轻便轨道小平台车运输。对较短的桩,可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的支点与吊点的位置一致。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填充物:

1、填充混凝土。

桩内无水并清除干净后,可用一般方法填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不宜过快,应逐层插捣密实,每根桩应一次浇筑完毕。如有水时可采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方法施工。若填充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25%时,在6倍桩径长度范围内,应禁止锤击或射水。

2、填充透水性材料。

当设计要求在桩内上面一段填充混凝土,下面一段填充透水性土时,可将透水性土直接倒入填充。为避免管内相互卡住,倒入速度不宜过快,填充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桩内径1/3。结合实填数量掌握填充高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