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跪母事件

如题所述

北大校长周其凤返乡为母祝寿,大庭广众中跪拜母亲,抱头痛哭,北大校长跪母祝寿照片传到网上,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惊天一跪”。

一、北大校长跪母祝寿事件

7月13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为母亲庆祝90大寿,拜寿时当场跪在母亲膝前说:“母亲80岁的时候,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回来陪您,对不起!您90大寿,我一定要回来陪您!”谁知现场照片却在网上引来网友阵阵非议。

对此有人感动,称其孝顺。也有网友因为周其凤校长的“累累前科”而始终认为周校长此次跪拜母亲的行为属于作秀,有拿母亲当道具的嫌疑。其实无论是“感动派”还是“质疑派”却有着一个共识,那就是百善孝为先,无论你是北大校长还是贩夫走卒,都应该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对父母的回报。

对其公共事件的质疑可也,对其私人事件的质疑可也。但其作为儿女回老家给母亲祝寿本身却没有可以质疑的地方。男儿膝下有黄金,但在父母面前的下跪却能够将“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其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将儿子抚养成人,希望得到的就是衣锦还乡。周其凤作为校长兼化学专家可谓成功人士,其回乡祝寿的意义便在于此。

二、北大校长跪母亲事件剖析

1、现场强烈的“违和”感

违和感是一个来自日本的词汇,在日语中使用时,可以表达不对路,有问题的意思。违和感,就是指因为与周围的环境不适应、不协调,而感到无法融入其中,产生一种疏离感的意思。

照片中,正是这样一种违和感。不管手持专业摄录设备的人是否为记者,他们和坐在校长母亲旁边的墨镜姑娘一起成了画面中非常“违和”的因素,使得照片在传递温情外,更多的,是一种荒诞的感觉。事后这些照片又被系统地发到了网上,所有这些却又从另一个方面多多少少冲淡了人们对于周校长“孝子”行为的感动。

2、北大校长的官员身份

因为周是校长,虽然不是官员,但也是有着副部级的职称的,在中国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领导了。领导行事,周围自然巴结奉迎者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底下之人也往往大颂赞歌。更何况是这博取“孝名”的大好时机,正所谓——校长洒泪,众人陪哭。怎能不赶快拍上几下马屁?

这是中国固有的“官本位”文化,周虽然出身贫寒,但是浸染其中日久,恐怕也早已习以为常,甚至享受其中了。“领导”的行为,哪怕出门骑了辆自行车,哪怕是跟普通人一起吃了餐盒饭,即便偶尔为之,那也是大贤大能,道义之楷模啊!需要大加赞赏,大加颂扬。

只是在民权意识日益普及的今天,在民众思想日益多元化、自由化的话语环境之下,人们对于“领导”或者说领导下属的这种刻意摆秀行为已经越来越不感冒了。更何况,他们有时候还那么地“不专业”!因此,面对“北大校长跪母亲祝寿”这样的行为,有那么多地冷嘲热风也就不足为奇了。

3、从图片报道来看,周其凤校长家的祝寿活动搞得蛮隆重,有主持、有媒记、有摄像、有围观群众,貌似跟领导干部俭办喜事的规定有点远;倘若是调动公共资源,来安排、宣传一个校长、官员家里的寿宴,虽放大了“孝”之心,却让“廉”字黯然失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