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A                                         日本人,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

  

  日本人对强者膜拜媚从,对弱者则穷凶极恶。

  对中国而言,永远记住这句话:中国强,日本是妾,中国弱,日本是贼!

  

  日本人有着独特的民族性格,而这种复杂的性格在太平洋战争的胜败之间表露无遗,也可作为我们认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一个标本。

  1、保守排外性

  日本列岛自古同外界缺乏紧密的联系和交往,这种地理环境下生存的日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心态。由于日本人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之中,缺乏在大的国际环境中磨练,更缺乏同其它民族融合与交往的历史,他们对外界和外部人表现出强烈的猜忌和警惕。在漫长的历史中日本人形成了狭隘、偏执和顽固的特性,造就了日本民族的保守排外性。日本人的爱国心总是与不可救药的排外心里结合在一起的,表现为彻头彻尾的岛国主义。

  2、武士道精神

  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崇尚凶猛、神秘的一面,这在武士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日本有句谚语“花数樱花,人数武士”,表明了武士在日本社会受到的普遍尊崇。武士精神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至深至远。武士道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层,同时具有了独特明确的思想特征,它使得武士在嗜杀尚武的同时又讲求忠孝信义,举止儒雅,从而在血泊与文墨、刀剑与纸笔之间达到心理平衡。而儒雅之风并未使武士怯懦苟且,反使之强化了嗜杀之性,变得更加酷虐冷血,甚至为试刀、练剑而经常无故砍杀路人。作为四民之首的武士阶层享有许多特权,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成为全民族的楷模而受到敬畏崇仰,由此日本国民性打下了深刻的刚勇尚武的烙印。

  3、町人根性

  传统日本国民行为模式的另一显着表现是町人根性。町人为江户时代对城市商人、手工业者的统称,与武士道一样,町人道德亦要求“忠”、“孝”。表现为安分守己,遵守社会等级秩序,追逐利润,提倡俭约生活,对环境的观察与适应能力极强,机敏善变。为了在有限条件下发展,町人道德还强调群体团结一致,形成团体力量。町人根性使人能够敏感地感受环境的变化,窥伺方向,把握时机,精于算计,而唯利是图、小气吝啬、偏狭固执是其负面特征。在对外交往中,町人根性使日本人的对外交往活动都带有强烈功利色彩,追逐利益无孔不入,甚至无道义可言。在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中日本显得无比凶残与贪婪,这即由武士道精神与町人根性使之然。当国际上出现重大变故使日本有利可图时,町人根性便会促使日本对外冒险以攫取利益。

  民族劣根性带来的几次失误(以太平洋战争为例)

  日本的民族性格中的优秀部分,让他们在二战初期取得了重大胜利。然后可惜的是,日本人狂妄自大、眼光短浅的的民族劣根性,让他们在二战中后期吃了大亏。

  珍珠岛事件中,日本为达成作战的突然性,采取了大量保密措施以掩盖己方的真实企图。例如,严格控制作战计划的知情范围,及时更换所有舰船的呼号,断绝攻击舰队与外界的直接通讯,出发后实施电波封锁并禁止船员向海中投放垃圾等等。

  然后到了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时,这种小心谨慎、一丝不苟的精神已经当然无存。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未作周密安排,致使知道作战计划的无关人员太多,前期工作也没有妥善加以伪装。日本人的放松警惕和麻痹大意主要源于对敌人智慧和战斗意志的极端低估。

  甚至有日军指挥官说:“总说什么保守秘密,其实泄露一点也没啥。如果美国人出来的话,那正好可以像老鹰捉小鸡一样,轻而易举地干掉它。

  日本人过于自信的“胜利病”在密码的使用问题上得到充分暴露。美国早在1942年1月九从被击沉的日本“伊—124号”潜艇上捞出了一批有关“JN-25”密码的密码本,然而日本人却放心大胆地照用不误,甚至用来收发有关作战细节的重大机密。

  杜利特空袭后,日本海军在疯狂追击美军舰队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无线电信号,也为美军破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到四月底,美军情报机关对日本海军坚持使用的“JN-25”B型密码已经非常熟悉,每天都能破译截收到的全部密码电报的二十分之一。对此一无所知的日本海军司令部由于深信他们的双层密码无人能破,将更换密码本的日期一再推迟到5月底,结果使美军得意提前知悉其作战计划并做好充分准备。

  而日军在锡兰和阿拉斯加实施的佯攻,也被尼米兹轻松识破而成为徒劳。如果日本人少一点自信,如果他们早两个月更换密码,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2
日本人,指拥有日本国籍的人。在日本北海道亦有阿伊努族人,日本人通用日语,汉字亦是日本流行文字。日本人在古代隋唐时期深受我国汉唐文化的熏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礼仪,还是服饰、茶道等各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华夏元素。日本自己亦以“小中华”为荣,视其他各国(如荷兰、西班牙等)为蛮邦。同时,日本人自古深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有着对外侵略的本性,最近的是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菲律宾等国的战争。
具有日本国籍的人,日本主体民族为大和民族。日本北海道有2万5千多阿伊努族人,琉球群岛分布有琉球人。
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语借用了大量汉语词汇。以东京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广。信仰比较普遍,流行多种宗教 。大乘佛教自6世纪经朝鲜半岛传入后,迅速普及全国。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明治维新以后曾被定为国教,全国城乡皆有神社。同时受到明朝儒教、阳明学的深刻影响。很多人都有“神、佛”并重的双重信仰,或同时兼信几种宗教。
一般在生育、婚姻、节庆等现实生活方面遵照神道教仪式;对丧葬、祭祀、法事等方面则遵照佛教信仰。民间多流行祖先崇拜,信仰多神。基督教于16世纪40年代传入日本,信徒约占全国人口1%。此外,还有新兴宗教二、三百种。
日本人也有优点
日本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生活习惯有以下这些:
1、勤洗手
日本人喜爱清洁,从洗手做起。饭前便后洗手、回家之后要洗手,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日本自来水的洁净标准高,饮用生水不担心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以,在日本的住宅、饭店或公园里,人们口渴时就拧开水龙头解渴。
2、勤刷牙
日本人爱护牙齿,每次饭后有刷牙的习惯,不少日本人办公室里都要放一套牙具。还有不少日本人一吃完东西就会漱口刷牙。饭后刷牙,清除牙齿中食物的残留,对保护牙齿相当有益呢。
3、勤洗澡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临睡前泡澡,有助于晚上睡眠好,有的人还会在早上起床之后洗澡,甚至是留长发的女性,这样能在早晨出门时保持精神焕发。日本人喜欢泡温泉也是出了名的。去泡温泉前,大家都会自觉地在淋浴下把身体洗得很干净,然后再去温泉内浸泡。
4、勤换衣
日本的上班族,特别是女性,每天都要换内衣和外套,否则会被怀疑没有回家过夜。
5、不随地吐痰
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日本人认为,不随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代表着个人教养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随身带的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在东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迹,十分干净。
6、不边走边吃
在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吃东西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街头食摊出售快餐食品,但买下后吃完再走才是有礼貌的。
7、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礼节,国人之间几乎不握手,只有和外国人见面是才偶尔握握手。
8、说话轻声细语
日本人在公共场合一般不大声喧哗,说话轻声慢语,因此减少了唾沫横飞的现象。飞沫,可是传播不少呼吸道疾病的“凶手”呢,当然也是“非典”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9、香烟灰有专用袋
在日本,买香烟的同时还会收到店员附送的烟灰袋,有些商店中也会出售烟灰袋。这种小袋内有隔热铝膜的,可以放在衣袋里随身携带。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时候,把烟灰烟蒂弹入袋子内,收集起来,然后再扔掉。
10、垃圾分类盛放
垃圾分类在日本尤其细致,住户必须按可燃和不可燃分别装入垃圾专用袋,垃圾也不是随时可以往外扔的,哪天可以扔可燃垃圾,哪天可以扔不可燃垃圾,每个街区都规定了时间和地点,然后由环卫工人收走后,送到垃圾处理厂,或再利用、或掩埋和焚烧。
11、朋友亲友串门较少
跟热情好客的中国家庭相比,日本人互相串门的情况相对少一些,也不太在家中接待客人,这大概是因为一般日本人的住房比较狭小的缘故吧。
12、主妇每日打扫卫生
日本中的一部分妇女婚后在家做全职主妇,她们日常活动范围不广,洒扫庭院就是重要的工作。房间里或是榻榻米或者是地板,主妇每天都会认真擦洗,就像《聪明的一休》里那样。
13、日本人有送礼习惯
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于是收礼人可以再转送。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和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狐狸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狸则代表狡诈。到普通百姓家作客,送菊花只能十五片花瓣,皇家徽章才有十六瓣的菊花。
14、善于学习与汲取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汲取的民族,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国唐朝进行学习,促进日本氏族制度瓦解,为日本的封建化奠定基础。公元1868年,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在“文明开化”“和魂洋才”的思想指导下,大量吸收欧美文化,为日本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基础。
有强烈的健身意识,广泛的健走运动,丰富的饮食
总之,日本人既高素质又野蛮……很奇怪
第2个回答  2014-01-12
和中国人长得很像,比中国人矮点,素质稍微高点
第3个回答  2014-01-12
只知道一般日本人的腿好像大部分都是罗圈腿 成“O”字形 其他性格之类 我想不能一概而论吧
第4个回答  2014-01-12
该死的人
第5个回答  2014-01-12
各种各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