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个性心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有不同的动机。
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社会越发展、越发达,物质与精神财富数量就越大,品种就越多,人类选择的余地就越大。选择这样还是选择那样,这就是个性倾向需要的差异区别;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精神需要是高级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的表达。由于需要不一样,所以兴趣也就有了区别,有很多东西可以大家都有兴趣。例如,以金钱、地位来说吧,不喜欢的人或许不多,但某些有特殊理想、信念和特殊环境的人,则也会厌恶金钱和地位。这一切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不同的人们对社会、对世界不同的看法和观念,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就是不同的人们不同的世界观。
<2>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指脾气、秉性或性情)、性格。
能力:人在生理、心理发育成熟后,就有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本事,这就是能力。能力包括智力、才能、技艺。
秉性(即气质):秉性是内在的个性本性,主要指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特性类型,如稳定或不稳定;反应的速度:是灵敏还是迟钝,是兴奋型还是抑制型;因此它是性格的内在基础,是决定个性类型的基础。
性格:是个性的外显表现,是显露的气质的外形,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外界现实的基本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例如:性格温和、热情、奔放、对人忠诚、疾恶如仇、礼让关怀;行动举止优雅大方、神态温和端庄、谈吐幽默等等。
人的个性心理就是这两部分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通过从出生、婴幼儿、童年、青少年、学生,经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心理过程的发育、发展及至终生的接受教育、自我学习,锻炼,最终培育形成了具有自我特征的个性。[1]
世界上几十亿人口,就有几十亿的个性性格。不过,有很多个性都比较相近,例如内向的外向的等等,因此心理学家就将比较相近的个性归结为一种个性类型,这样就可进行比较、进行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