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如题所述

一、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在平日教学工作中,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挫折,但是有挫折是正常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要告诉学生,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不要气馁,要充满自信,勇敢地迎接挑战。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二、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在平日的教学中,要结合许多事实,注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如果一个学生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会很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向上的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因此,要真正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说明他的耐力是很高的。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某一学生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可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某一民族学生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那么学生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然而就是这些童年有过不幸的人却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只所以能成功,关键一点就是很自信。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信是一个生命的灵魂,是一种无敌的精神力量。而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剖析自信,就是指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理想,从而树立远大志向,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踏实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改正错误,从而具有进取的精神。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拚搏,才能不骄和不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信和勤奋是人取得好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学生长大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这两个重要因素。个人的成长也需要这种自信。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具有这种自信就更为重要。可见充满自信的心理是做人与成才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小就打好这一基础。教师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怎样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信心呢?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然自信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保护自信,培养自信的实践中,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优势、劣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尊重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人,只有当他正确认识自己,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这样做学生才会把握不断进取的主动权,产生自信的内驱力。只有这样,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四、注重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而学生所遭受的挫折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自然来临的,而不是教师或社会预设故意施加的。我们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学生挫折的数量和强度。一定数量和一定强度的挫折能使学生增加知识才干,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超出一定数量、突破一定强度的挫折,教师就要积极介入,因势利导,以增强受挫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恰当地把握挫折教育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耐受性来说,决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教师和家长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耐受力,又不超过每个学生心理的承受度。同时,挫折的实施还应有一个内在的程序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设置挫折的程度和频率。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某些艰苦的项目,亲身经受挫折的考验。象以吃“苦”为核心内容的各种夏令营,这些方式有助于他们意志的磨炼,但是更持久的、有效的方式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比如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做父母的让孩子品尝一点家庭生活的忧愁。在孩子面前谈论一些令父母忧愁的事:柴米油盐的艰难,事业上的烦恼等等。让孩子懂得人生的路是坎坷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上的挫折也是可以战胜的。把学习中的挫折看成是一个个堡垒,要学会攻破它们,去品尝克服困难后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总而言之,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虽然人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挫折,但挫折只是暂时的,抗挫折能力应该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始终。教育学生对挫折的良好心态应该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一个学生的健全心理,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与挫折困难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要有恒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