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换挡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主要意思就是指驱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发生变更。
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首先,人口快速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峰值已过,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目前我国人工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国,与墨西哥等基本相当,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外转移。
其次,过去推动生产率提升主要靠两个途径,一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特别是制造业;二是通过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快速突破。目前,这两个途径的作用都明显减弱,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已经不大,转移速度和规模都明显收缩。同时随着我国技术的长足进步,部分领域接近国际技术前沿,一些核心技术对方采取严格控制难以直接引进,未来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产业内部竞争升级和自我创新。
第三,过去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小,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原有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快速凸显,粗放型、破坏环境资源的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抑制。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清新空气、清洁水质和良好工作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顺应人民需求,提供生态产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势在必行。新的发展条件下,供给和需求都发生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的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
以上就是经济换档的客观现实,为此,换档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并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一些传统产业需求虽然饱和了,面
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供给创造需求的空间十分巨大。国际上对我们的出口需求增长虽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金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了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确实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增长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则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巨大,2.6亿农民工需要转变为市民,1亿城市棚户区住户需要新的家园,还有以亿计的贫困人口需要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同
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继续释放,每年有近700万大学生毕业,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融入全球分工,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优势正在逐步形成,我国存在争取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水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4
国际经济增速提高或减缓。
延伸阅读:
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增速潜力下降。如果仍然一味追求增速而不及时作出调整,问题和矛盾不断累积加重,将积重难返。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用短期阵痛的代价换取长期可持续发展,方能成功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经济增速放缓为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赢得了空间。党中央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在结构调整和改革方面的进展,并明确把调结构、促改革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提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此专门部署了十项有关工作。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将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第2个回答  2014-12-31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原有经济增长模式潜力已经耗尽或者不利,需要一个新模式或者更多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下面是教授的文章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10日 10: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换挡爬坡,中国很自信(望海楼)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自信地认可经济换挡减速。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回落至7.5%,这是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以来的完整的首季成绩。面对国内外的各种疑虑和担忧,7月份政治局会议对上半年经济工作予以高度肯定,认为“总的开局是好的”,透出自信。

  经济换挡升级的中国,自信但不忽视风险和问题。底线思维就是高度重视风险,要守住底线,守住经济的底线,守住社会的底线,避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阻、中断。做好下半年乃至以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要静观其变、平心静气、小心翼翼。

  静观其变,就要充分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要看到,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分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将带来巨大冲击。总之,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做好出现意外情况的准备。

  平心静气,就要对风险做出充分估计,备好预案,坦然从容应对。但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被杂音、噪音误导,坚持以我为主。

  小心翼翼,就是经济环境越复杂,制定和实施政策越要精当。

  政治局会议表明,中央确认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增速潜力下降。如果仍然一味追求增速而不及时作出调整,问题和矛盾不断累积加重,将积重难返。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用短期阵痛的代价换取长期可持续发展,方能成功打造升级版中国经济。

  在政策信号方面,GDP(国内生产总值)锦标时代正在结束。和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一样,此次政治局会议重申稳增长目标。此前,一些人误以为中央担心经济下行风险,下半年经济工作会突出经济增长目标,甚至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事实上,对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部署,政治局会议都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守住底线是避免经济硬着陆的风险。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改善薄弱环节。这些都在传递不再以GDP论英雄的信号,要求地方放弃以大项目、大工程来追求GDP。

  在大方向方面,中国进一步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经济增速放缓为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赢得了空间。政治局会议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在结构调整和改革方面的进展,并明确把调结构、促改革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提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此专门部署了十项有关工作。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将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此外,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建立健全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向市场让权,政府调控实现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让市场机制促使微观活起来。中央向地方放权,发挥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地制宜。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改革可能使一些矛盾激化,市场的运行可能会出现局部和短期的不适应,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应该提高忍耐力和容忍度。

  当前,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甚至有可能减弱。别人想怎么说怎么说,我们不要受影响。中国坚守自己的步幅,则可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