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

如题所述

造纸术(也称蔡侯纸)。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11世纪中叶时中国大科学家沈括还对指南针感到匪夷所思,他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指南针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和指南针的架设方法。

唐朝中期著名道士清虚子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印刷术的发明者没有记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发明于唐朝,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印度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拓展资料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四大发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楼主,这些都是许许多多劳动人民发明的,不能说是谁发明的。

指南针
相传是在黄帝大战蚩尤时,用来辨认行军方向的工具。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指南车的制作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宋代的时候制造指南针的技术大有进步,间接的也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兴盛,与中国往来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因此学会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到欧洲。

火药
火药是方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面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唐代的时候,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宋朝的时候,已经有铁罐型的杀伤性武器。中国的火药是经由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的。

印刷术
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写出来的,后来出现了拓印、雕版等印刷的方法,但还是很耗时费力,直到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才使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一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造纸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然后有铸在钟鼎上的钟鼎文(又称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木简上,用绳索贯穿成册。秦汉时代,文字是用笔书写在丝布上,直到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第2个回答  2015-05-03
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火 药
火 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 石、硫 黄和木 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 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 黄、硝 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 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 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 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 仗”,开创了火 药应用的先河.唐朝末年,火 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 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 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 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 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 药、毒 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 药装填在竹筒里,火 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 硝,引起筒里的火 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 药 火 箭.以后又发明了火 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 器,是近代枪 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3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指南针
相传是在黄帝大战蚩尤时,用来辨认行军方向的工具。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指南车的制作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宋代的时候制造指南针的技术大有进步,间接的也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兴盛,与中国往来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因此学会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到欧洲。

火药
火药是方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面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唐代的时候,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宋朝的时候,已经有铁罐型的杀伤性武器。中国的火药是经由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的。

印刷术
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写出来的,后来出现了拓印、雕版等印刷的方法,但还是很耗时费力,直到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才使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一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造纸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然后有铸在钟鼎上的钟鼎文(又称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木简上,用绳索贯穿成册。秦汉时代,文字是用笔书写在丝布上,直到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第4个回答  2019-04-24

中国的四大发明家,分别是:张衡,毕升,蔡伦,杜诗。这四位的发明,直到今天仍旧为人类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