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里面的醉有什么意思啊?

如题所述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清平乐·村居》第三四句。
醉:含义有①会意②醉酒(饮酒过量,神志不清)③用酒浸制的④昏愦,糊涂⑤沉酣入迷;爱好,所以在此诗句中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带着醉意”进行解释。

其全文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
  【注释】
  1、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2、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3、翁媪(ǎo)(也读yùn和wò):老年夫妇,老翁老妇
  【解说】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
  【鉴赏】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疑问还可以继续询问,我会尽量在第一时间回复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