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有哪些国耻????

如题所述

一、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满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二、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满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三、辛丑条约

1901年,满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四、“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五、“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六、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9

截止2019年5月9日,中国受到的国耻有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天津条约。

1、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2、七七事变

在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9

一、“五·九”国耻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1至4月,袁一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逐步泄露内容,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

中国的谈判代表多次拒绝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迫使日本作出让步。中国国内亦出现反日情绪。日本则以武力威胁中国。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于9日前答复。最终袁世凯政府在5月9日晚上十一时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要求。五月九日被全国教育联合会定为国耻日,称“五·九国耻”。

二、“九·一八”国耻

1931年9月18日晚上,侵华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

三、“七·七”国耻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四、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五、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满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六、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满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七、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满清政府与美国和法国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主要内容: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耻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中国受到的国耻有:

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满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2、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满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3、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满清政府与美国和法国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4、天津条约

1858年,满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

主要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5、北京条约

中英

主要内容: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满清政府与列强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华夏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中俄

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 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俄国在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土沦丧最多的一次屈辱条约:中国从此丧失了在黑龙江以北和伊犁以西大约3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直至今日;

更失去了外东北地区在北太平洋地区的出海口以及中国当时最大的岛----库页岛,再加上之后俄国怂恿下外蒙古(约160万平方公里)的独立,中国这次的国土丧失世界历史上都很罕见。

6、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满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7、辛丑条约

1901年,满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8、“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

9、“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10、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5

中国的国耻: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3、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扩展资料:

“九·一八”成为国耻日的原因:

1、哀其不幸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十四年抗战因此而起,无数中国人因此而死。

2、怒其不争

张学良为了一己私欲(保存自己的实力),而放弃了抵抗,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将关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东北三省的面积是日本本土的三倍有余。黑山白水落入敌手。

东北大量的武器弹药,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也送给了日本,成为了他们进攻中国的武器和大本营。

3、大国情怀

不得不承认我们中国人是有大国情怀的,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曾经超越世界几百年,大秦帝国,大唐盛世,……

而日本只是一介小国,曾经还是中国的附庸,而如今却侵略中国十四年之久,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我们的自尊心,被践踏。这是一种耻辱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