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未达起征点纳税人的税收征管

如题所述

  1、严格税务登记管理。税务登记既属于征管工作的常规性工作,更是征管工作的基础。起征点以下业户,同样要办理税务登记,建立未达起征点户的台帐,随时掌握免征户的登记情况,对业户建立户籍档案,做到户户有档案,档案完整齐全,全部纳入CTAIS管理。同时,加强与地方税务局、工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联系,进行数据比对,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将从工商登记交换来的本月应办税务登记信息,划分到每一个责任区管理员,建立征管台帐,登录纳税人名称、地址、核定定额等详细信息,加强源头控管,堵塞征管漏洞。
  2、实行动态管理办法。一是对未达起征点的纳税人在申报上推行按季、半年或年申报制,一年或一季申报一次。二是对临界线之间的纳税人可推行“淡旺季征收”办法,旺季达到起征点征收,淡季达不到起征点可免税。一年可确定几个月为淡季,几个月为旺季。如一年确定10个月为旺季,征收2000元税款,其余几个月达不到起征点的办理免税手续。这样缩减了临界点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差距,就可避免临界点之间的纳税人一个全交税,一个全免税的矛盾。
  3、加强户籍巡查力度。对未达起征点户定期开展巡查,尤其是要加大对临界起征点业户的巡查力度,及时掌握其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要每月对业户巡查二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核实临界点业户的经营收入,逐月确定其经营收入,对达到起征点以上的业户,及时转入起征点以上业户管理,迅速恢复征税,并对巡查的情况及时记录在案,以备查阅检查;对月实际经营额超过起征点的未达起征点户,税收管理员应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向纳税人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核定税款通知书》,督促其依法纳税。
  4、增强公开办税的透明度。实行“开门评税”和“集体定税”公告制。认定的未达起征点户进行公布,以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未达起征点户的认定,在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在纳税人中分行业选举群众代表进行评议,看是否达到免征条件,避免“暗箱操作”,由税务管理员说了算的不良现象。通过纳税人、群众代表、税务人员三方面结合,按评议结果来定,增加工作透明度。
  5、严格普通发票管理。一是严格实行以票控税,对领购普通发票每月审查一次,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定额。二是限量供应。对未达起征点户生产、经营所需的发票数量实行有效控制,未达起征点户如果当月发票开具金额达到起征点的,税务机关应按其发票开具金额进行征税,并及时调整定额。三是严格检查。定期组织人员对未达起征点户发票领、用、存情况进行检查,对为其他纳税人代开发票或转借行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
  6、加强内部考核管理。对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故意多核或少核应税税收入等行为,视其数额大小,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理和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强化监督考核,对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定额核定,造成税款流失的,严格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将考核结果与单位领导人和个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奖优罚劣,增强税务人员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6
增值税起征点的提高,对于扩大就业、照顾弱势群体、增加农民和个体工商业户的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个体工商业户的人群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种类越来越细。这就给税收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管理好这块税收,亦是值得一提和讨论的大课题。联系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实际,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一、目前基层个体税收征管现状:
1、征免税界定难。国家对个体户的起征点提高后,征免界线的认定是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关系到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公平税负。在具体操作中确实很难界定,特别是界于起征点之间的纳税人。
2、税务登记难。免征户大多数是没有门店、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流动经营户或农村乡镇街道工商业户,这些户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很不稳定,经常“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管理十分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免税户税法观念淡薄。部分免税户认为办了证就得交税,存在抵触情绪,找各种借口不办证。二是“关系户”未办证。有的虽然有门店,达到了起征点,因人为因素,不是政府部门的家属,就是执法部门或有权有势的“关系户”成了特殊的“黑户”。三是政府重点保护的市场,个体户长期不办证,逃避税收管理。
3、税收监管难。由于免征户是特殊的群体,其开业、停业情况的监管很困难:一是化整为零,一证多点。少数业户以不同的名字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件,一户多证,一证多点,将门店一分为二,人为造成达不到起征点,逃避纳税;二是前店后厂,掩人耳目。有的只在街面上租一个小门面,摆几个样品,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产品,收入小,达不到起征点,不被税务人员重视。其实,所办工厂或批发仓库在其它不起眼的地方,特别是家俱厂或批发店逃税现象较为严重,其次,还有汽车修理厂、电脑专卖店,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商品,达不到起征点,其实 都在暗地里经营,当业务联系后从厂家发货安装直接卖给客户,一台电脑几千元,又不开发票,有的只填写一个保修卡,税务人员很难监管。三是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少数业户利用起征点这一界限,腐蚀拉拢税务人员为自己缩小经营收入额,以达免税的目的。
4、税负调整难。起征点调整后,起征点以上的业户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收入降到起征点以下;暂定为起征点以下的业户为了使自己长期位于起征点以下,该记账的不记账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