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理论认为,物价、利率、产出等经济变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货币供应量,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依赖于或适应于货币需求。这一理论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效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
早期,以大卫·李嘉图等人为首的金块论者是外生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货币供给是由黄金数量决定的。1844年英国实施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得到广泛认同。凯恩斯和货币主义者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货币主义者提出MV≡Py的恒等式,认为货币量决定价格或名义收入。他们主张中央银行应实行“不变增长率”的货币控制规则。然而,这些结论存在问题。例如,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会导致利率下降,进而影响货币乘数的相关系数。此外,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中央银行无法完全控制。
2.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
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可追溯至詹姆斯·斯图亚特。他认为,货币供给量与经济活动水平相适应。亚当·斯密、马克思和银行学派也支持内生性观点。银行学派认为,通货数量的增减是物价变动的结果,而非原因。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强调货币与物价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观点”强调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一性,以及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同一性,主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格雷和肖以及托宾等人对这一理论作出贡献。他们认为,货币供给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还取决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越大,货币统计的口径也越大。
总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对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内生性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受到货币需求的制约,而外生性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可以被中央银行完全控制。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较大,中央银行无法完全控制货币供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