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劝学》、《师说》两篇古文的有关判断 被动 倒装 省略句的句子 还有词性活用。

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谢谢各位!!!

学习《劝学》,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另外,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学习《师说》,我们要了解“说”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通过诵读,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斗争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写作手法。同时,还要体会本文语言方面的特色及作用,如排偶句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连珠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劝学》

1、荀子及《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2、文章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提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3、问题探讨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作者连用了五个比喻,这五个比喻含有几层意思?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木为轮”““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第一段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3)第二段作者也连用了五个比喻,这些比喻是如何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的?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谈到学与思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作者在使用这四个比喻的时候,特别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其目的在于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第二段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4)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前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的道理。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接下来作者又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习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第三段含有三个层次,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论述了中心论点。

(二)《师说》

1、作者及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他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生写作古文。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文章内容

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

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3、问题探讨

(1)“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如何理解本文所讲的“师”,是我们通常讲的学校里的老师吗?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3)在第二段中,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省,由此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4)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语言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连珠,又称顶针、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劝学》的比喻论证有怎样的特点?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二)如何理解《师说》一文思想的进步性?

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4
《劝学》
青,取之于蓝(状语后置,译为:于蓝取之)
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判断句)。
吾尝跂(名作动,跻意为脚尖,这里意为踮起脚尖)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宾语前置,意为不如等高之见博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判断句)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判断句)
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名作动:师意为老师,在这里意为拜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名作动:师意为老师,在这里意为拜师)。
吾师道也(名作动,师意为老师,在此意为学习),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意动,耻,意为羞耻,在这里意为以……为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状语后置,于余学,在我这学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05
《劝学》
青,取之于蓝(状语后置,译为:于蓝取之)
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判断句)。
吾尝跂(名作动,跻意为脚尖,这里意为踮起脚尖)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宾语前置,意为不如等高之见博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判断句)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判断句)
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第3个回答  2010-10-06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