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不平等条约

内些不平等条约最后是怎么没有的?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自鸦片战争以来,满清政权与西方列强先后签订了数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也就成了后来的革命党人反帝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山先生建立广州革命政府后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甚至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仍念念不忘此革命目标。

中山先生病逝后,作为他忠实追随者的蒋中正,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将中山先生的这一遗愿作为政府外交的重要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1928年12月10日,蒋先生在国民党中央纪念周大会上提出了“废除旧约改订平等新约”的外交目标,并指出“应以和平方法与不妥协之精神与缔约各国分别进行缔结新约谈判,如缔约各国拒绝谈判或谈判无结果时,即依据国际公认的习惯,本情势变迁之理由,单方面宣告废约”。

1930年5月,经过艰苦谈判,西方列强放弃了协定关税权,威海卫租借地也被国民政府收回(北伐期间,汉口、九江租界已被收回),而取消列强在华治外法权的谈判则因日本侵略东北被迫中止。

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对中国的一种道义支持和精神声援,美英等国政府多次表示,将在适当条件下与中国政府讨论废除在华特权问题。欧战爆发后,美英与日本关系恶化,国民政府借美英希望中国继续抵抗日军的有利时机,频频向美英当局提出重订新约的问题。1940年10月10日,驻英大使郭泰祺在国庆演说中指出“提到中国在国际新地位,盼美英今后以平等为基础与我合作,勿在视中国为穷亲戚”。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协定》,中国抗战国际环境急剧恶化,蒋中正采取多项外交措施予以应对,其中之一就是尽早与美国订立废除美国在华特权的新约,郭泰祺奉命与美国当局商谈,5月26日,郭泰祺大使与美国国务卿赫尔进行非正式换文,美方承诺“美国希望在和平条件再次具备以后,与中国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尽快放弃美国和其他国家通过条约在中国长期拥有的某些特权”。5月31日,换文正式发表,6月11日,英国外交次长白特勒发表类似声明响应美国行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对德日意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日、中意关系的,一律废止,中国与德日意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即行取消。中美英苏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后,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民政府决定利用这个良机把废除治外法权等问题提前解决,蒋中正接受外交部长宋子文、驻美大使胡适建议,向美英等国政府表明中国政府愿意就废除旧约签订新约进行谈判。1942年2月,蒋中正在印度访问期间,对英国不愿意放弃在印度殖民权利表示强烈不满,而印度国大党领袖等也对美英等国不给中国平等地位抱不平,这些意见传到美英等国后,在舆论界引起共鸣。3月,在蒋中正推动下,中国新闻界开始抨击英国殖民主义运动,要求立即废除不平等条约,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连续著文,谴责西方列强对待中国的不平等态度,4月23日,宋美龄女士发表《如是我观》一文,以淞沪会战和年初引起国际轰动的长沙大捷中王超奎营长为例,颂扬中国军民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民族精神,历数近代西方列强侵犯中国主权、把握中国经济命脉等事实,对西方列强对华不平等关系进行了强烈的谴责。文章发表后引起美国政府关注,美方开始与英方交换意见,讨论取消在华特权的时机(半夏将全文转载宋美龄女士这篇文章)。10月2日,蒋中正会见访问中国的美国共和党领袖威尔基时说“深盼美国民众能了解中国,欲其援助被压迫民族争取平等,应先使其获得平等地位始”。10月5日,蒋中正授意陈布雷拟政府新闻稿,公开向美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指出如果美国能率先放弃在华特权,“可以根本打击敌寇和汉奸们在中国战区和在东亚占领地造谣欺骗的宣传,可以更加鼓舞吾中国军民艰苦作战的勇气”。

在国际上强大的舆论攻势下,美英在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时机问题上态度迥异,4月25日,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说目前这样做“不过是被看做一种软弱的结果”,主张在远东恢复和平后再着手此事。英国外相艾登也对美国驻英大使怀南特说“目前不是一个适当时机”。美国人则比英国人明智的多,8月27日,国务卿赫尔在给怀南特转艾登的电报中说“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们一直重视本国的舆论倾向。当还没有强大的压力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时,报刊评论及有关人士的言论和信件却表明,主张废除治外法权的公众意见却是相当广泛的。可以相信,中国政府对废约的任何要求都会在美国受到强有力的支持。……”美国政府认为,废约已是大势所趋,晚废不如早废,这样还可以把握主动权。

在得到美国官方态度的消息后,蒋中正马上命令驻美、驻英使节与驻在国进行非正式协商,为正式谈判做准备。9月11日,蒋中正派时为驻法大使、曾担任过司法行政部长的魏道明法学博士替换胡适为驻美大使,同时命在美国的宋子文加紧与美方交涉。10月9日上午10点,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约请魏道明,向他宣读了载有新约草案的政府文件,文件中说“鉴于明天是中国国庆,我们计划今晚9时公开发表一个简要声明,以使关于此问题的消息在10月10日早见报”。同日,在美方敦促下,英国外交部通知中国驻英大使:英国政府愿于最近的将来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并将立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问题之草案提交中国政府考虑。当晚,蒋中正在日记中无法掩饰心中的激动“接获美英自动放弃治外法权之通告,此为总理革命以来必胜奋斗最大之目的,而今竞得由我亲手达成。衷心快慰,实为平生惟一之快事”。在第二天国庆三十一周年庆祝大典上,蒋先生向全国宣布了这个消息,并说:“我国百年来,所受各国不平等条约束缚,至此,可根本解除。国父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遗嘱,亦完全实现。我全国同胞,自今日起,应格外奋勉,自强自立”。也是在这一天,美国费城独立厅的自由钟敲响31下,向东方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遥致祝福。

随后的日子,中美、中英在签订新约的问题上分别进行谈判(期间的曲折非三言两语所能描述,半夏将另文叙述),与美国的谈判进行的比较顺利,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暨换文》,这一新约的签订,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平等的新阶段,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和国际社会的承认。而与英国的谈判进行的相对艰难,尤其在港九问题上双方僵持不下,蒋中正在日记中记述到“晨5时醒后考虑与英国订新约事。我虽不要求其对九龙问题做任何保留之约言,而彼方要求我声明九龙不在平等条约之内,否则,彼意拒绝签订新约。果然,我政府惟有自此发表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声明,以不承认英国在华拥有之权利;一俟战后,用军事力量由日军手中取回,则彼虽狡狯,亦必无可如何。此乃为最后之手段。如此彼无所要求,则我待签字以后,另用书面对彼说明:交还九龙问题暂作保留,以待将来继续谈判,为日后交涉之根据”,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国领袖万般的无奈。在“中美新约”签署的当天,英国驻华大使薛穆、英属印度驻华专员公署一等秘书黎吉生,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驻英大使顾维钧、外交部次长吴国桢等在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签署新约,宣布废除英国在中国的特权。

1943年1月12日,蒋中正先生发表《告全国军民书》,宣布中国自此完全独立自主。当日,重庆7万余人举行庆祝游/行。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新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多年来牺牲奋斗的代价,它不仅鼓舞了中国抗战,同时也加强了同盟国的团结,有利于反侵略、反法西斯战争”。

继美英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之后,比利时、挪威、加拿大、瑞典、荷兰随后与中国缔结平等条约。

抗战结束后,法国、瑞士、丹麦、葡萄牙与中国缔结平等新约。

自此,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华不平等条约基本废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