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一感冒就感觉通气不顺,鼻子经常痒痒滴,老是打喷嚏

在我国,鼻炎的发病率8.7%~24.1%,每10人就有1~3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鼻炎。它看似是一个小病,却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鼻炎的症状和感冒有一些相似,比如流涕、鼻塞、打喷嚏,因此很多人会将两者混淆,或延误了病情,或误把鼻炎当感冒治。其实,鼻炎和感冒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加以区分。

鼻炎与普通感冒流鼻涕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其实最大的区别,只要“7天”就可以判断出来。感冒的症状一般7天左右会缓解,但过敏性鼻炎可能会持续2周甚至更久,而且通常不会自愈。

如何判断?

1、鼻痒

感冒时,鼻子最主要的症状不是痒,而是长时间的鼻塞。患鼻炎时,鼻腔会感觉痒。鼻痒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2、鼻涕

流清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而且流量并不会很多。而鼻炎恰恰相反,伴随着打喷嚏,大量的鼻涕会倾泻而下。

3、喷嚏

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往往是持续性的,会连续几天,随着对感冒病情的控制,症状逐步减轻,最后缓解。而过敏性鼻炎发作则呈阵发性,一天中可能仅发作一次或数次,以清晨或受异味等刺激后更为明显,发作过后如常人。

4、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集中在鼻部,如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而普通感冒除了上述症状,还会表现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流行性感冒的发热、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则更为明显。因此,如果发热明显,基本不会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人暴露于变应原(又称过敏原)后主要由IgE(血清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除了花粉,尘螨、霉菌等吸入性过敏原也可引起过敏性鼻炎。

鼻炎的预防 

1、锻炼

要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按时作息,防止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睡眠,经常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和对过敏原的抵抗力。

2、防护

天气转冷时,外出可戴上口罩,保持口鼻的温暖湿润,减少冷空气的刺激。

3、远离

远离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防止过敏原侵入体内最重要。

面对品种繁多、层出不穷的过敏原,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找出与过敏症发作的相关因素。

尽量远离动物:鼻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宠物,动物的毛会导致部分人的过敏系统紊乱,鼻炎大多症状都是过敏性的,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些敏感事物。

鼻炎的缓解方法 

1、冷水洗脸

打一盆冷水,深憋一口气,同时把头低下来,将鼻子浸入冷水中,大约过两秒钟离开水面,连续3~5次,早上可以适当多重复几次。冷水洗脸可以使鼻部血管收缩,有助缓解鼻堵症状。

2、清洗鼻腔

清洗鼻腔就是直接用手捧清水灌入鼻腔,连续进行5~8次即可。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掐住鼻梁,上下依次揉搓20~30次。

用冷水洗鼻可增强鼻腔的耐寒能力,同时滋润鼻腔黏膜,清洁鼻腔。揉搓鼻梁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腔对天气变化的抵抗能力。

3、做做鼻操

经常上下按摩鼻子,按压迎香穴有助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鼻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淤血,对缓解鼻炎症状有好处。

注意擤鼻方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人拿着卫生纸放在鼻孔周围,随后同时按压两侧鼻翼用力擤鼻,将鼻腔内分泌物擤出。

殊不知,这样擤鼻很容易让鼻腔内带有细菌或者病毒的分泌物,逆向流入鼻腔后部的鼻咽,甚至直达中耳,进而导致鼻窦炎或中耳炎。

正确的擤鼻方法

按压一侧鼻翼,稍用力将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

注意

擤鼻涕时,上身可稍向前倾。这是由于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引流,身体略向前倾,有助于将上颌窦内积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以防鼻窦炎。

擤鼻涕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容易损伤鼻黏膜或造成鼻出血

而擤完鼻涕后,要将纸巾丢入垃圾桶中,并立即洗手,以免污染环境,造成细菌传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8

(1)鼻塞 

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 

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 

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头痛、

头昏 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 

多数人还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急性鼻窦炎发病的因素:

1、鼻子先天异常,比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的异物肿瘤等都可以引发急性鼻窦炎;

2、慢性扁桃体炎、上列磨牙根尖炎等邻近器官有感染性病灶,可能会累及鼻窦,引发鼻窦炎;

3、外源性感染,比如鼻窦受到外伤、有异物,或者不恰当的跳水游泳使污物进入鼻窦内引发炎症;

4、鼻内的填塞材料遗留过久引发感染。此外,患者本身抵抗力降低或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都可以引发急性鼻窦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鼻炎鼻窦炎常相伴发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5

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是感冒最典型和最不舒服的症状。一般来说,这些症状会在大约一周内随着感冒的恢复而消失。但如果你是鼻炎而不是感冒,这些刺激性症状可能会困扰你。因为这两种疾病有相似的症状,很多人无法区分鼻炎和感冒。让我们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门诊部副主任黄晓青来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






专家提醒:鼻炎和感冒会引起鼻塞、流鼻涕,但两者也有这些区别




黄晓青中医科副主任






鼻塞喷嚏到底是感冒还是鼻炎?




许多人经常有鼻塞、流鼻涕或频繁打喷嚏的症状,但他们往往被当作感冒的症状来治疗。为了控制这些症状,很多人会直接买感冒药吃。其实,鼻炎患者中比例比较大的不是感冒,而是鼻炎,如果不清楚这两种疾病,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中医科副主任黄晓青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鼻炎和感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二者在其他症状及病程上有明显差异。不要以为鼻塞、打喷嚏,简单粗暴都是感冒。






专家提醒:鼻炎和感冒会引起鼻塞、流鼻涕,但两者也有这些区别




“对于感冒来说,鼻塞、流鼻涕或频繁打喷嚏确实是典型症状,但其他症状,如食欲不振、身体酸痛、头痛、发烧等,通常都会伴随出现。鼻炎主要表现为单纯的鼻不适。至于病程,一般感冒大多在7天左右就能治好;如果你有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就没那么简单了。它常反复发生多年,有时半年甚至一年






除了感冒,还有很多患者不能明确鼻炎和鼻窦炎,对于这两种疾病,中医副主任黄晓青认为,差别并不是太明显,有的患者还可能患上鼻炎和鼻窦炎。






鼻炎和鼻窦炎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的面部骨骼和额骨有四对鼻窦,每个鼻窦都有一个与鼻腔相通的开口。鼻炎是指鼻粘膜的炎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会扩散到鼻窦。因此,许多鼻炎患者会伴有鼻窦炎症状,反之亦然






专家提醒:鼻炎和感冒会引起鼻塞、流鼻涕,但两者也有这些区别




鼻炎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得了鼻炎,自然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或频繁打喷嚏等症状,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鼻炎患者鼻子不舒服的情况也不同。中医科副主任黄晓青说,这是由于不同类型的鼻炎。根据鼻炎的类型,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病因、症状和病程,鼻炎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五大类。急性鼻炎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症,常伴有头痛、发热及全身疼痛等症状。慢性鼻炎最常见,包括轻度单纯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其中肥厚性鼻炎患者常有持续性鼻塞,多年不好。






专家提醒:鼻炎和感冒会引起鼻塞、流鼻涕,但两者也有这些区别




顾名思义,过敏性鼻炎是由空气中高度过敏的成分引起的。通过吸入这些成分,患者可以突然出现鼻炎症状,然后在发作后恢复正常。干性鼻炎多与季节和环境有关,常伴有鼻黏膜破裂出血。萎缩性鼻炎又称臭鼻病,患者鼻腔呼出的气体会伴有强烈的气味

第3个回答  2020-04-21

鼻炎是鼻腔炎性疾病的一种,是由于病毒细菌以及其他的理化因子,或者身体的一些疾病引起的鼻粘膜改变,从而引发了鼻炎。现在的中国,环境普遍变差了很多,所以,有很多人都会出现鼻炎以及慢性咽喉炎这类症状,在这种环境下治疗鼻炎还是要下点功夫了,并不是那么好治,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饮食卫生习惯要培养好,然后再配合一些药物的治疗。

鼻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1

因此在治疗鼻炎的时候一定要找出病因,是全身引发的鼻炎还是局部的病因导致的,这样子我们才可以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改善自己的体质也是一大要素之一,特别是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鼻炎就是因为有外部的细菌刺激才会出现的。

2

严重的鼻炎可以出现全身的表现,就比如说头痛,食欲不振,容易乏力,记忆力会,大不如前会出现一种减退的效果,睡觉的时候,通常比较难睡着会出现失眠的现象,因此在调理过程当中精神方面也是一大关键之一

3

鼻炎通常会引发鼻塞,流鼻涕,嗅觉下降,头昏头晕,通常感冒的时候,这种现象最为严重还有换季的时候,严重的人就是天天在那边流鼻涕拿了包纸巾在那边擦的,鼻子都擦红了鼻涕还在流很难受的。

注意事项

另外鼻炎也不是什么小病,它也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啊,他可能会出现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气管炎等,沿着,还有鼻前庭炎,生子这些感染还可能会扩散到眼部,出现小类的并发症了。

第4个回答  2020-04-21
一般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可伴有嗅觉减退,需做规则治疗,避免引起过敏性哮喘。平时注意避免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合理营养,适当加强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