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不善社交,为何她的小说却道尽人情世故?

如题所述

这与她从小的生活成长环境有关。民国女作家张爱玲1920年出生在上海。她是一个天才,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年,张爱玲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从此一举成名,成为上海最受欢迎的女作家。1995年张爱玲病逝,终年75岁。

张爱玲笔下的小说多是描写爱情婚姻家庭,以女性为主角,她笔下的女人却不是完美,这些女人不但不可爱,还有世俗中各种让人厌恶的缺点。这些小说描写的都是百姓生活的琐碎之事,却揭示出百姓生活的凄凉辛酸与无奈

她虽然出生于贵族世家,但是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丝毫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的父母思想性格都不合,二人也不恩爱,小张爱玲常常都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十分孤单。张爱玲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出国了,随后小妾当成了替补张爱玲悲惨的童年也开始了。小妾经常打骂她,由此她换上了严重的痢疾狠心的父亲却不改她治疗。之后她就离开了家跟母亲一起生活,但是母亲也不喜欢她,她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可能因为在小时候缺少了爱,张爱玲写的小说老是透露出一种冷漠,把人性想得坏一点的悲凉

她亦好强,不甘于被张廷重和后母孙用蕃拘迫,在少女时候便投奔了黄素琼。然而,让她悲哀地发现,黄素琼并不因为她来而欢喜,反倒觉得她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对她颇为嫌弃。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张爱玲后来的凉薄。不喜与他人打交道,就是看尽了世间凉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2
说到主义和精神,很多人觉得不现实,假大空。但是其实体育精神一直就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形式而出现,而且,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