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更加接地气?

如题所述

“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用大众的生活习惯、用语等,而不是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就是要遵循自然 规律,而不是盲目行事。用来形容一些政府官员及名人人士,比较亲善大众。

说一个人说话办事“不接地气”,就是责怪他办事不靠谱,说话不着边际,给对方距离感而不是亲切感.等于批评他只知道夸大其词、夸夸其谈、人浮于事,批评他不能融入到群众中来,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要想别人评价你是个接地气的人,你要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你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办的都是实打实的事,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现实的平凡人,你是一个脚踏实地,务实肯干的人,而不是只知道高谈阔论、眼高手低、过于理想化的人,更不是虚头巴脑、阳奉阴违的人.接地气也就是说,你用咱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沟通,咱们老百姓才会真正的去接纳你,你把咱当成自己人,咱也把你看成一伙的,相互之间就没有距离感,就会很融洽,达到相谈甚欢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想要更加的接地气,那么他应该去适应一下乡下的风土人情。那里的环境设施,生活情趣更适合地气这个词语,做人要和善,对人平和,与人交往不耍小心眼,不记恨别人,处处帮助人,做一个互帮互助的好青年。这样别人才会认可你,你才会更接地气。成为别人信任的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6

那得看你要接谁的地气,地气也是分圈子的,你要是喜欢乡村派,而当时流行非主流的话,你还得染黄你的头发,然后把牛仔裤剪个洞来接地气,倒是那些一本正经的政客偶尔被人拍到了吃饭,那些电影电视互相不再狗血,反而非常接地气。

而个人接地气,无非就是和大多数雷同而已,比如语言上,不知道你是哪个城市的,方言是否已经死亡,如果没有,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讲着家乡话,那你反过来说普通话肯定就不接地气的,显得很高傲,我就吃过这亏,刚来学校时他们都说明明都是村里的,还非得装城里人。

然后穿衣风格上尽量不要张扬,这是我最不喜欢河南的一方面,因为大多数男生都是黑白色的衣服,然后上身T桖或者秋衣上一个方块,里面一个图,大多如此,而这样的搭配让我很苦恼,因为如果我胆敢穿的太张扬,他们会说我太闷骚的。

还有吃饭上,吃饭不吧唧嘴是基本的礼仪吧,如果所有人都吧唧嘴你不吧唧就很不接地气了,显得看不起广大人民群众,还有餐桌上吹牛逼,这都常态,别说吃饭时说话了,喷饭的都有,不能表示出不喜欢,那样不接地气。

还有娱乐生活方面,不要看太多形而上的或者理论性很重的视频,不然别人都在追狗血剧,看娱乐咖,先不说这样到时候聊天时没法插嘴,你这样本身就显得太高冷,人家都在逗比,你居然要严肃,这不就是不接地气吗?

所以接地气这东西吧,他没有那么高档次的,就是越土越接地气,比如快手那样的土视频就比纪录片接地气,虽然没什么卵用,但是很装逼对吧,我觉得一个人追求接地气太堕落了,不如追求高大上的好,就像李太白谪仙人那样不顾世俗,只顾自己喝酒佩剑自嗨,尽管李白的生平并不好,但精神可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6

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去菜市场买菜。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中时,我觉得满满的幸福感。菜市场几乎是一个最为容易让人接地气的地方了。

不同于学校,学校里有学生,有教师,有人在学习,有人在运动,有人在谈恋爱,这些都是校园的大部分生活,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缺少了点人烟气息。如果饿了,就去食堂吃饭。端着一个盘子,排着常常的队伍,一步一步往前挪。等到自己的时候,就对着玻璃柜里的几个菜指指点点,然后一份速成的饭菜就出现了。吃饭是一件很接地气的事情,但去食堂吃和点个外卖下楼拿不算。

在菜市场里,有恩爱的年轻夫妇开了个鸡鸭鹅档口,天不亮就开始摆出刚刚杀好的鸡鸭鹅,准备好刀和秤,一边吃早餐,一边等待顾客。如果这时候有人过来买,立刻放下手里那份混沌,招呼大叔大妈。

买玉米的那个档口那个中年男人总是很早就开了他的档口,一脸愁苦相,坐在那里等待顾客。他的小儿子黑黑瘦瘦的,大概会在八点多的时候给他送来早餐,然后坐下里玩着手机里的王者荣耀。

对面档口那个阿姨,她卖的是杂咸啊鸡蛋啊之类的。我很喜欢去那里买鸡蛋,我对她笑一笑,说:“阿姨,我要个袋子。”她总是很亲切地问我:“姑娘,最近忙不忙啊?学习任务重不重?”她喜欢告诉我,她女儿今年高三了,看着她学习那么累,觉得很心疼。她告诉我,出门在外,好吃好一点,主意好身体,不要让家里人担心。她总是说,看到我就想起她女儿,所以她才每次我去买几个鸡蛋,就送我一包涪陵牌的榨菜,我的最爱。

市场里有的是地气,只要你愿意接。这些都是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