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怎样巧妙的借箭的?

如题所述

鲁肃仁厚善良,他不忍看周瑜图害诸葛亮,便前去拜见诸葛亮。诸葛亮说:"我只希望你借我20只船,每船要30个人,扎1000个草人摆在船的两边,如此这般,你就可救我一命了。"鲁肃不解其意,但为了挽救诸葛亮的性命,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鲁肃依诸葛亮的要求送去船、人和草人。但诸葛亮那边毫无动静,似乎忘记了造箭之事。直到第三天的半夜,才见诸葛亮派人来请鲁肃,鲁肃见了面问:"你要我来有何用意?"诸葛亮说:"特意请你来和我一起取箭去。"鲁肃更加迷惑不解,心想:3天未见你打出1枝箭,现在却突然说要去取箭,能到哪里取呢?只听诸葛亮对他说:"你不要问了,跟我来便是了。"随后诸葛亮下令把20条船用长索连好,然后上船直往长江北岸开去。此时天降大雾,长江之上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鲁肃不安地说:"我们人单力孤,曹兵一起杀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回答:"雾这么大,曹操肯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顾饮酒好了。"
再说曹操见为数不多的船乘雾驶来,料定后面必有埋伏,命令士兵不可轻举妄动,只教弓箭手开弓放箭。箭到东吴的船上,皆入草人身中。待到日出雾散时,只见20只船已插满了箭,每船约有5000多枝,总数10万有余。诸葛亮下令收船速回,又让船上士兵高声呐喊:"谢曹丞相送箭。"
船到南岸,诸葛亮对鲁肃说:"周瑜叫我造出10万枝箭,却不给准备好工匠和用料,其用意很明显是借故杀我。我算定今夜有大雾,故驱草船向曹操借箭。周瑜算计我尚应仔细筹划才是。"鲁肃这才恍然大悟,赞叹诸葛亮的智谋高妙。周瑜得知后,感慨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诸葛亮草船借箭所使用的就是混水摸鱼之计。江面大雾犹如"混水",诳来的10万枝箭相当于"鱼"。这条"鱼"使诸葛亮保住了性命,安全地离开东吴
查看全部5个回答
诸葛亮草船借箭_在线收听_历史故事
下载喜马拉雅免费在线收听诸葛亮草船借箭,回味历史,品读过去诸葛亮草船借箭_聆听历史的智慧,往事可谏_免费下载喜马拉雅
北京智道未来网络科..广告
诸葛亮草船借箭在线听_历史趣事免费听
诸葛亮草船借箭历史全集内容,历史趣事免费听,尽在喜马拉雅APP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网易「一梦江湖」2周年资料片“揽星河”开启
星辉与你,皆入我梦-「一梦江湖」2周年资料片“揽星河”开启,17种天象奇现江湖!2周年海量福利登录立领,签到即送永久时装!沧海成女出道,书写她的江湖故事!
57 2020-04-26
说说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如何巧妙借箭
巧妙之处: 一、是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借箭的妙技才能实施。 二、是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漫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 三、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成功原因: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顾全大局 第一,他早已算好了第三天夜里会有大雾,所以会成功借箭,并满载而归。 第二,他能够早已算好需要多少船只和多少草把子,所以会不多不少载来十万多只箭。 第三,他知道曹操多疑,疑心重,所以才会很有把握地去向曹操借箭。 第四,他知道鲁肃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值得信赖,所以才会向他借船只,军士,和草把子。 第五,他知道周瑜很聪明,如果他不叮嘱鲁肃不告诉周瑜,周瑜肯定会猜到诸葛亮的妙计,而会阻止,破坏他的计划,这样,他就会被周瑜陷害死了。 第六,他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却将计就计,反而为了不伤和气,顾全大局,而在暗中给了周瑜一个颜色瞧。 第七,他下令用绳索把草船连接起来,一字儿排开,并又在借箭过程中下令把船头又调过来,这为的就是受箭的面积更大。
12 浏览771 2016-04-11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为什么借箭,想谁借
草船借箭,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不过有两个版本的。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魏略》中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来的时候,不是乘轻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箭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匀船平”,孙权也就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5 浏览197 2017-05-09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借的是哪国的箭?
魏国。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角是诸葛亮,但这是作者罗贯中虚构的,故事的原型其实是孙权。 公元213年,曹操为了复仇,经过几年的休整,进军濡须口(今安徽含山县内)。这在长江以西,孙权为了防守曹军建立的军事据点。 曹操以张辽、臧霸为先锋,号称有40万人。但他们有心理阴影,上次赤壁之战吃的苦头大了,害怕悲剧再次上演。张辽越走腿越软,到了半途还想撤兵回去。臧霸心里也抖豁,壮着胆子给张辽打气:曹公会安排好一切的,怎么会扔下我们不管呢?千万不要怕。 第一战,曹军得胜,还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俘获了都督公孙阳。孙权得到消息后,迅速带了7万人抵抗,派甘宁成功地夜袭了曹操大营。 此后曹操大军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染上了恐惧症,如同惊弓之鸟。孙权连连挑战,曹军像是为逃避挨打躲到床下的小孩,死活不出来。孙权大摇大摆地坐着大船观看曹操的水军,曹军不敢出击,只能远远地乱箭齐发。 孙权的船因为一面全被射中,船身倾斜,孙权命令手下很从容地把船转个方向,曹军也很配合地再次发箭,直到另一面也射满了箭,船身得以平衡,孙权才坐着船不紧不慢地离去。 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孙权坐着小船看曹军,曹操没有派人放箭。孙权为了显摆示威,一路敲着喧天的锣鼓经过,曹军眼睁睁地看着他扬长而去。 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孙权的舟船器仗军伍整肃,长叹了一口气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死去的荆州刺史刘表)儿子,豚犬耳!”豚是猪的意思。 当时正是绵绵春雨,孙权知道曹操的北方军队不适合作战,写了一封信给曹操“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完全是嘲讽的口气,还夹了一张纸条,另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带着轻蔑和诅咒。 但曹操看了却很高兴,因为他一直想退军,就是找不到借口,这次终于找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了,所以他对部下说:“孙权不欺孤。”随后看着无边的江水,带着无奈和叹息撤兵北返,留下一个伤感的背影。 这一战,长江以西有10多万户看到东吴势强,搬迁到长江以东。此后曹操不服气,又发疯似地组织了几次进攻,但都无功而返。孙权基本控制了合肥以南、长江以北的局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史书记载:“草船借箭”的人并非诸葛亮
10 浏览2638 2019-06-11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借箭方式?
《草船借箭》围绕标题中的“借”字展开情节。 a借箭的起因:周瑜要加害诸葛亮,命令诸葛造箭。 b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利用江中大雾引诱曹军射箭。 c借箭的结果:得到曹军10万枝箭,使周瑜加害的企图落空。
2 浏览160 2020-03-24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怎样向曹操借箭的?请简要说明
诸葛亮知道近期会有大雾,于是他就叫鲁肃借给他船,在船两侧放上稻草人,用布遮盖,来到曹营附近,让军士擂鼓,操因大雾,不让出击,令军士放箭,穿着一侧盛满了,就把船转过来,让另一侧稻草人借箭,也防止船向一边倾斜。草人装满之后,令军士大喊:“谢曹丞相的箭”。之后就走了。(共十万支箭) 这只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加入了了“郭冲五事”,是假的,而在历史上是没有的事,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空城计也是假的,三国演义表现出了明显的“拥刘反曹” 打字真累啊!望采纳。
62 浏览782 2016-12-02
评论两句1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3
鲁肃仁厚善良,他不忍看周瑜图害诸葛亮,便前去拜见诸葛亮。诸葛亮说:"我只希望你借我20只船,每船要30个人,扎1000个草人摆在船的两边,如此这般,你就可救我一命了。"鲁肃不解其意,但为了挽救诸葛亮的性命,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鲁肃依诸葛亮的要求送去船、人和草人。但诸葛亮那边毫无动静,似乎忘记了造箭之事。直到第三天的半夜,才见诸葛亮派人来请鲁肃,鲁肃见了面问:"你要我来有何用意?"诸葛亮说:"特意请你来和我一起取箭去。"鲁肃更加迷惑不解,心想:3天未见你打出1枝箭,现在却突然说要去取箭,能到哪里取呢?只听诸葛亮对他说:"你不要问了,跟我来便是了。"随后诸葛亮下令把20条船用长索连好,然后上船直往长江北岸开去。此时天降大雾,长江之上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鲁肃不安地说:"我们人单力孤,曹兵一起杀出来怎么办?"诸葛亮回答:"雾这么大,曹操肯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顾饮酒好了。"

再说曹操见为数不多的船乘雾驶来,料定后面必有埋伏,命令士兵不可轻举妄动,只教弓箭手开弓放箭。箭到东吴的船上,皆入草人身中。待到日出雾散时,只见20只船已插满了箭,每船约有5000多枝,总数10万有余。诸葛亮下令收船速回,又让船上士兵高声呐喊:"谢曹丞相送箭。"

船到南岸,诸葛亮对鲁肃说:"周瑜叫我造出10万枝箭,却不给准备好工匠和用料,其用意很明显是借故杀我。我算定今夜有大雾,故驱草船向曹操借箭。周瑜算计我尚应仔细筹划才是。"鲁肃这才恍然大悟,赞叹诸葛亮的智谋高妙。周瑜得知后,感慨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诸葛亮草船借箭所使用的就是混水摸鱼之计。江面大雾犹如"混水",诳来的10万枝箭相当于"鱼"。这条"鱼"使诸葛亮保住了性命,安全地离开东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04
诸葛亮利用天气中有大无人后准确的造船借箭。成功的片区的造成新的见
第3个回答  2020-03-25
诸葛亮利用了天气和曹操的多疑。😜
第4个回答  2020-03-17
诸葛亮非常顾大局识大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