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如题所述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又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编年史,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从多方面创立的史学传统,对司马迁及以后的历代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481年)共242年史事,大约有1.5万字。内容主要是各诸侯国间聘问、会盟、战争等政治事件,也有关于自然现象如日食、水旱等的记录。其记事的特点是十分简略,最少者一条仅一字,如“雨”,“螟”;也有二三字的,一般不过十字左右。虽然记载得很简单,但它对史学的发展却影响至巨,历代对它评论研究的著作多达数百种。褒奖的人对它推崇备至;批评的人如宋王安石直斥它是“断烂朝报”。从汉代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史修成的。

主张“大一统”和经世致用,是《春秋》对中国史学传统最重要的影响。孔子尊奉周王室,强烈地表达他的政治理想是实现统一的王权,重新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有序局面。孔子的主张虽有保守的一面,但其思想内核和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却有积极的一面。春秋及其后的战国时期,各国分立,攻伐征战不断。然而从历史发展的主流看,在统一趋势与分立倾向的相互斗争中,统一的力量仍在根本上起主导作用。因为人民大众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造成生产、生活、交通的困难与痛苦,更反对战争造成的惨祸。孔子的尊王和大一统思想,正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这对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道路是有重要意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