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主要情节

如题所述

五猖会主要情节是描述了儿时到东关看五猖会前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以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五猖会是浙江省上虞市东关县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活动。这就是鲁迅朝花夕拾中提到的五猖会。东关五猖庙位于镇上最热闹的二街(现“东关大厦”所在地,文革后期被拆)。五猖又称五通,即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

旧时,五猖庙内供奉着青、黄、红、花、黑五种面孔的五个神像,另外还有一尊白面神像配享,庙内匾额上书有“六府修治”的字样。传说五猖神曾屡屡骚扰地方、搅戕世界,上天派了天神雷公电母在四月十五那天追杀他们。

五猖急中生智,躲到海塘上正在修塘一青年身边,假装修塘,在闪电雷轰中天神看到的是六个壮丁在修塘,修塘是保境安民的好事,岂能是五猖所为,况且人数也不符,于是雷公电母只得收兵而回。

从此五猖改恶从善,被百姓宽恕还被敬之为神,人们为其修了庙,并规定四月十五为五猖庙会期。五猖会寄托了传统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历史背景

大旗会相传有三四百年历史,明嘉靖年间,浙江沿海经常受倭寇骚扰,民族英雄戚继光带兵抗倭。一天倭寇探得虞北海防空虚,乘机偷袭,当时戚继光要从镇海前线调防已来不及了,急对一将军面授机宜,要他按计行事。

那将军飞马奔向虞北,扯起几面戚字大旗并传令百姓用被面床单扎成旗帜,还要百姓搬出锣鼓铳钹,带上锄头铁耙,分路到海边集合。倭寇刚刚近岸,只听号炮连天,旌旗遍地,戚字大旗迎风招展,顿时吓破了胆,慌忙逃窜。

为了纪念这一扎旗抗倭的胜利,虞北老百姓绣起了十丈高的大旗,并组织了大旗会,组织青年练功习武,以防来犯之敌,每逢附近有庙会,大旗会必定参与,一方面给庙会增色,更重要的是让全县父老检阅大旗会的实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