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的多因素性发病机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1

虽然我们尚未完全揭示SLE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但作为最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它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内分泌、各种感染、环境及自身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其中,遗传和激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
SLE发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如姊妹、母女同患SLE,此外还存在种族差异,这些都与某些基因有关。在我国北方地区,SLE病人中HLA-DR2和HLA-DR9频率较高。
🌡️激素影响
实验证实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释出,从而影响炎症反应。体内细胞合成的细胞因子又作用于垂体,增加促炎症激素如PRL的分泌和释放。动物实验证明,PRL能活化T淋巴细胞,使未成熟的B细胞转变为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导致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增高。
🦠免疫功能紊乱
白细胞介素(IL)对SLE的发病亦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已发现国内SLE病人外周单核细胞分泌的IL-3、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而IL-2水平则低于正常人,且血清中IL-8的升高与SLE病情活动有关。在妊娠期病情的缓解或恶化则受到来自胎盘的激素分泌及胎儿抑制性T-细胞(Ts)活性因子移入的影响。
☀️物理因素
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是一诱因,它能诱发病损或使原有病损加剧。因而有人提出,紫外线作用于表皮细胞,使细胞核中的DNA转化为胸腺嘧啶二聚体,后者有较强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DNA抗体而发病。
🦠感染
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近年发现SLE病人的B细胞异常活跃,推测系受EB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