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和苏秦是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物

如题所述

张仪和苏秦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张仪和苏秦都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张仪:

张仪出生在魏国,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安邑县张仪村人,是魏国时期的贵族后裔,同时也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纵横家。

张仪是第一个提出连纵的人,但是在魏国被别人看不起,很长时间都得不到魏王的重用,于是张仪来到秦朝拜见秦惠王,并且把自己连纵的想法告诉了秦惠王。

秦惠王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觉得张仪是个可以重用的人才,于是封张仪为秦国的宰相。后来张仪奔走在列国之间提出以横破纵使得各国君主都从连纵抗击秦朝变成了连横亲秦,张仪也因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苏秦: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鬼谷子的学生,两个人一起跟着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学成了以后奔走在列国之间,但是一直都得不到赏识,最后穷困潦倒回家,回到家后苏秦并没有放弃而是刻苦的学习《阴符》。

在一年以后学完了又开始在列国之间奔走,最后终于得到了燕国君主的赏识,燕王派苏秦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了各国之间合纵来共同抵御秦朝的办法得到了各国之间的信任于是苏秦佩六国相印代领六国大军,使的秦朝十五年都不敢出函谷关

扩展资料:

《史记》中的苏秦是一个身佩六国相印、周游列国的大纵横家,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传奇人物,和另一个大纵横家张仪,正所谓一纵一横,相与显能。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的重要史料纵横家书。其中有一些保存了苏秦真实言行的书信,澄清了关于苏秦及其相关历史的诸多根本性错误。

根据这些出土资料,可以清楚地知道,苏秦本是燕国派出的间谍,一直在帮助燕昭王从事着颠覆齐国的活动。

苏秦再次踏上谋取功名的道路,就是从燕国开始的。战国时期,燕与齐是邻国,燕弱而齐强。长期以来,燕国深以齐国将战略矛头对准自己为忧。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燕国内乱大举发动进攻,燕军几乎覆灭。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他处心积虑要报这深仇大恨,踌躇满志的苏秦恰在此时来到燕国。

一个有国仇家恨,另一个有宏图大志,两人一拍即合。苏秦打动燕昭王的是他谋齐的策略,而燕昭王打动苏秦的则是他的知遇之恩。苏秦并且自愿冒险赴齐国活动,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间谍生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苏秦和张仪他们两人不是同时代的人。苏秦活动的时间大概在秦昭襄王时期。张仪活动在秦惠文王时期。苏秦是有名的纵横家,纵横家也是顺应历史形势产生的。所谓“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就是夸的纵横家的威力。苏秦活跃于公元前三世纪早期,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燕国削弱了齐国,也因此被齐缗王杀死,即《史记》所谓“苏秦被反间而死,天下共笑之。”《战国策》里讲苏秦起先以连衡术去说秦惠文王,可是现在学者以为多误,以为当是秦昭王。秦惠文王卒于前310年,秦惠文王于前325年称王,第二年因此改元。张仪才活动在这一时期,秦惠文王死后没两年,张仪也死掉了。而苏秦活动的时间大概在秦昭襄王时期,到前284年才被齐缗王杀死,《史记》里记载是为刺客所杀,带有浓厚的小说色彩。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据说也是一个贵族的后代,年少时读书多了,可能有点不忿做农民,老想通过游说人主发一把,重温一把贵族的美梦。虽然开始并不顺利,后来竟也成功了,得意洋洋地吹嘘道:“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甘心做个农民,这辈子也就别想出头天了。他声势最盛时据说佩六国相印,这个是谣传,据考,他顶多同时兼有赵、燕、齐三国的相印,并同被三国封为武安君。但是他一生殚精竭虑,帮助燕王消弱以前的死敌齐国,攻灭宋国,影响了当时的战略平衡,也确实形成了很大声势。所以一时成为当时不想当农民的知识分子的榜样。大家把所有纵横家创造的奇迹都归功于他,甚至超过了对前世纵横大师张仪的崇拜。虽然司马迁说张仪搞纵横的阴损程度还要超过苏秦。但是《汉书艺文志》里《苏子》有31篇,是纵横家里著述最多的,《张子》才10篇,可见张仪远不如苏秦的声势。 补充: 根据《史记》的记载,张仪与苏秦在鬼谷子处完成学业之后,意气风发,准备到各诸侯国中一展才学。苏秦率先出道成为燕国国相,在联合各个弱国、合纵局面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之时,他想到要找一个人到秦国去影响秦国的外交政策。之后就用激将法迫使被羞辱、怠慢的张仪前往秦国并暗中资助其在秦功成名就。这也是《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中关于“合纵连横”的讲叙。张仪与苏秦的关系自《史记》之后成为2000年来最流行的说法,虽多有怀疑者却未有实据,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考古发现,表明张仪死于燕昭王三年,而苏秦则是在燕昭王四年即张死后第二年才当上燕国国相。姜安由此得出,两人不在同一年代,合纵连横也不是同一年代的外交战略。那么谁是张仪的对手呢,姜安认为是公孙衍。《孟子·滕文公下》有记载,一个叫景春的人与孟子有对话,他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个对话也反映出“《史记》、《战国策》与事实不符,张仪苏秦两人之间并没有那么多离奇故事”,否则苏秦与张仪都是说客中旗帜性的人物为何不相提并论?“《战国策》在《史记》之前,受其影响,《史记》将苏秦出生提前了30年”。 追问: 史记和战国策与百家讲坛上的一个叫姜安得教授讲的不一样。现在历史学界没有定论吗。 回答: 当然历史还需要更多的证据相互佐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6
苏秦和张仪他们两人不是同时代的人。
苏秦活动的时间大概在秦昭襄王时期。张仪活动在秦惠文王时期。
  
  苏秦是有名的纵横家,纵横家也是顺应历史形势产生的。所谓“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就是夸的纵横家的威力。苏秦活跃于公元前三世纪早期,最大的成就就是帮助燕国削弱了齐国,也因此被齐缗王杀死,即《史记》所谓“苏秦被反间而死,天下共笑之。”
  
  有关《史记苏秦列传》里的历史事实很荒谬错乱,里面把苏秦、张仪说成同时代的人,后世的古书如《论衡》还把苏秦和张仪当成师兄弟,共拜鬼谷子为师,并描述苏秦的本事怎样比张仪学得好。可见苏秦长期以来,一直是所有青年纵横家的榜样。
  
  《战国策》里讲苏秦起先以连衡术去说秦惠文王,可是现在学者以为多误,以为当是秦昭王。秦惠文王卒于前310年,秦惠文王于前325年称王,第二年因此改元。张仪才活动在这一时期,秦惠文王死后没两年,张仪也死掉了。而苏秦活动的时间大概在秦昭襄王时期,到前284年才被齐缗王杀死,《史记》里记载是为刺客所杀,带有浓厚的小说色彩。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据说也是一个贵族的后代,年少时读书多了,可能有点不忿做农民,老想通过游说人主发一把,重温一把贵族的美梦。虽然开始并不顺利,后来竟也成功了,得意洋洋地吹嘘道:“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意思是说如果自己甘心做个农民,这辈子也就别想出头天了。他声势最盛时据说佩六国相印,这个是谣传,据考,他顶多同时兼有赵、燕、齐三国的相印,并同被三国封为武安君。但是他一生殚精竭虑,帮助燕王消弱以前的死敌齐国,攻灭宋国,影响了当时的战略平衡,也确实形成了很大声势。所以一时成为当时不想当农民的知识分子的榜样。大家把所有纵横家创造的奇迹都归功于他,甚至超过了对前世纵横大师张仪的崇拜。虽然司马迁说张仪搞纵横的阴损程度还要超过苏秦。但是《汉书艺文志》里《苏子》有31篇,是纵横家里著述最多的,《张子》才10篇,可见张仪远不如苏秦的声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