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月光曲》课文原文

如题所述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他的钢琴曲《月光曲》最为人们所熟知,它的创作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秋天的夜晚,贝多芬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他在这条安静的小路上散步,忽然从一所茅屋里传出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奏的正是他自己的曲子。
贝多芬好奇地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传来了谈话声。一个年轻姑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就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先生亲自弹奏,那该有多好啊!”一个男子回答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门票太贵了,我们又穷买不起。”姑娘安慰道:“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他看到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一个男子正在做皮鞋,而窗前有一架旧钢琴,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坐在钢琴前,她的脸庞清秀,但眼睛却失明了。
皮鞋匠看到一个陌生人进来,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是不是走错门了?”贝多芬回答说:“不,我是来弹奏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听到这话,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开始弹奏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而是问盲姑娘:“您喜欢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突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宁静。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月光,又开始弹奏。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的心好像被带到了大海边,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荡漾的海面上,顿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未见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完全陶醉了。当他们从琴声中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回到客店,花了一夜的时间,把刚才即兴弹奏的曲子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后来的《月光曲》。
《月光曲》的教学体会
《月光曲》这一课讲述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课文第九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描述了贝多芬在月光下即兴创作曲子的情景。这一部分的意境深远,音乐语言较为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因此,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感悟,运用电教手段营造情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感知,深入领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专注于月光曲的内容,并多次朗读和品味。学生带着感情去读,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随着作者的描写,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这时,学生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可能比老师的分析讲解还要丰富,还要动人。当学生情感投入时,我及时引导,播放《月光曲》的录音,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朗读和品味,想象大海的变化,揣摩月光曲的具体内容,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诗意。此时,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音乐融为一体,再让学生听音乐,一位学生朗读描写月光曲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学生们眼前的情景变得更加具体,接着让他们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用画画出来,学生们兴趣盎然,主动地去感知,主动地领悟,纷纷展示自己的画作。通过展示和评议,学生们相互丰富对月光曲内容的理解。
不同的画面自然反映出贝多芬情感的变化,因为贝多芬用音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时让学生看着画面再朗读这段话,去体会贝多芬当时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学生比较容易地从音乐所描绘的情境中领悟,他的情感是由平静到激动的变化。结合上下文,学生能具体说出引发贝多芬情感变化的内容。当学生用理解的语气再读这段话时,他们能够体会出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热爱大自然的音乐家。
学生能够读出《月光曲》的意境,是因为在理解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营造气氛,以境激情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敏锐的感悟能力。这种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