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帛”怎么读

如题所述

在文言文中,"帛"这一字的读音源自bó。它是一个形声字,由"巾"和"白"两部分组成。甲骨文中的"帛"字形象地描绘了丝织品的特征,上面的"白"字象征其颜色,下面是"巾"字,代表其材质。在古代,"帛"泛指丝织品的总称,其音义为"薄陌切,践耐互免回热限娘音白"。

在《易经·贲卦》中,"贲于丘园,束帛戋戋",这里的"帛"被用来象征礼物或珍贵的物品。在《书·尧典》中,"五玉三帛"体现了古代礼仪中的等级划分,如诸侯世子持有的纁帛,公之孤执元帛,附庸之君执黄帛。"帛"也被视为质地优良的丝织品,如《左传·闵二年》中提到的"大帛",指的是厚实的丝织品。

在《周礼·春官·典命注》中,"帛"被描述为类似璧玉颜色的丝织品,而在《后汉书·邓后纪》中,"竹帛"则代指书写材料,意为记录功绩的缣素。此外,"执帛"在《前汉·曹参传》中还是官职名称,张晏注解为孤卿的别称,或者是楚国的一种官职名。

最后,"帛"还被指代一种草本植物,《尔雅·释草》记载有一种华山特有的草,其叶形似帛,因此得名。所以,"帛"这个词在文言文中不仅代表着丝织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