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指一天内的三餐,分别为早餐、中餐和晚餐。在古代,早餐称为饔,用餐称为飨,晚餐称为飧。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而皇室有四餐,诸侯有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刘安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了“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一变化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不再像唐代那样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间也不再实行宵禁,晚上的夜生活变得丰富,因此才增加了一顿晚餐。
一日三餐已经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但为什么是三餐而不是两餐或者五餐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一个古老的传说说起。
在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因人而异。《墨子·杂守》中提到,兵士每天吃两顿饭,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为“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进餐。第二顿称为“飧”或“食”,在下午约四点左右进餐。古人讲究在适当的时间进餐,认为“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称呼。早饭在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的小食。至唐代,寒具开始有了点心的称呼。午饭古称为“中饭”或“过中”。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盯碰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如今,人们常用“一日三餐”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