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吴青峰版的起风了,唱出了一种洒脱的感觉?

如题所述

吴青峰自己的版本相对于日文原版和辣椒版,在歌曲后半程不断推高的过程降了个八度。这是我在一月初刚听到《起风了》时就感到诧异的地方。后来想了想,确实这首歌的音域跨度比较大,在不升key的情况下已经是整两个八度的音域

分析

吴青峰有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一个版本呢?也能,反正就像第二期《我们》一样牺牲一下主歌最低音呗,只是这样唱的话等于音域与原唱重合了,虽然高音可以唱实但低音唱不出洒脱和坦然,等于是个单纯柔弱版的原版翻唱。那为了加强前后对比的差异,也可以从编曲下手,结果就是舍弃了伴奏的纯净转而增加爆发力。或者在后程坚定的选择持续升key,把高音抬到E5去,他能哼唱,但却可能唱不出力量感。所以感觉不论是单曲版还是歌手现场版,都是选择牺牲某些东西而凸显另一些成分。

最后编曲团队达成的平衡估计就是保持升key效果,同时要降八度(其实是升了又降了,所以最终是降了6度,没有真正降8度那么明显)完成最后一遍充满力量感的演唱。而为了中和这种降八度带来的落差感,弦乐编曲没有跟随演唱降八度而是继续往上攻,两句后再弱化弦乐来弥合这种演唱和伴奏的八度差。怎么讲呢,那种想相比大桥版升key加花加力量的编曲还是最适合林俊杰张杰这种5组强混声有表现空间的歌手去突破,青峰唱的话只能是编曲上花心思做取舍,无论如何都是他以及自己团队的权衡和选择啦。

感觉

《起风了》是由高桥优创作演唱的一首歌经中文填词后的版本。和弦走向大多用到4536,这是华语和日本的流行音乐里很常见的进行,但在俗套的和弦走向下,这首歌旋律仍然写的很优美,吴青峰这版还有一次升调,丰富了表现力,而且主歌、预副歌、副歌之间的音域在层层往上递进,层次感很鲜明。演唱难度上来说,这首歌和很多日语歌一样旋律密集……而《起风了》副歌旋律密集到违反人类的习惯,几乎都很难找到换气的地方……而且日语原曲的音域跨度足足有两个八度,驾驭难度太高,而吴青峰改编后将副歌升调又降低了八度,把音域集中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减小了一些难度,再依托升调和加重乐器来增加爆发力,弥补情绪递进感的不足。

特点

吴青峰的声音相比其他男声而言并不醇厚,具有纤细的特点,清亮又独特,但稍显单薄。吴青峰很聪明,利用自己声线清亮的特点,先在歌曲开头进行了一段清唱副歌,这首歌副歌音域偏高,塑造出了“轻柔”的感觉,像是在追忆往事,一下子吸引人的耳朵,也与之后主歌的感情的沉淀多了一层对比。没有把整段副歌清唱完,而是在“也就随缘”之后留白,让钢琴和弦乐进来,多留出了一些期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5
因为吴青峰的嗓音特别的独特,而且他的心态特别的洒脱,所以才唱出了一种洒脱的感觉。
第2个回答  2021-07-05
是因为吴青峰他对歌词的理解意思不一样,对于这首歌也算是做出了一些变化。
第3个回答  2021-07-05
《起风了》这首歌有很多经典的翻唱版本。吴青峰的声线比较空灵,还略带沧桑感。唱这首歌,更有代入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