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府古名都叫什么县

如题所述

  (一)关内道——唐有关内道,相当东至黄河,西到陇山、六盘山,南到秦岭,北接沙漠。(后分出京畿道)。治所: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
  
  (京畿道):
  京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京兆府: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领23县。凤翔府:治雍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领9县。华州治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县)领4县。同州:治冯翊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领8县。商州:治上洛(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领6县。(注:贞观元年商州划归山南道;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邠州:治新平(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领4县。雍州: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领20县。(注:雍州后改名为京兆府)。岐州:治雍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领9县。(注:岐州后改名凤翔府)。
  
  (关内道):
  坊州治中部县(今陕西省铜川市黄陵县)领3县。丹州治义川县(今陕西省延安市之宜川市)领5县。陇州治沂源县(今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领5县。绥州治上县(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领5县。银州治儒林县(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东北鱼河镇)领4县。夏州治朔方县(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附近)领4县。麟州:治新秦县(今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北杨家城)领3县。岐州治雍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领9县。(注:该州后改名凤翔府)。豳州治新平县(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领4县。鄜州治洛交县(今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领5县。延州治肤施县(今陕西省延安市)领8县。盐州治五原县(今陕西省榆林市定边)领2县。雍州治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领20县(注:该州后改名京兆府)。
  
  宁州治定安县(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领6县。泾州治安定县(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领5县。庆州治安化县(今甘肃省庆阳市市区)领10县。会州治会宁县(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会宁一带)领2县。
  
  灵州治回乐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领6县。原州治平高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
  
  丰州治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南)领3县。宥州治城川(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鄂托克旗南)领2县。胜州治长泽县(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北1公里处)领4县。
  
  安北大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包含今外蒙古地区及西伯利亚南部地区,辖有:浑河州、鸡田州、鸡鹿州、独龙州、稽落州、寘颜州、仙萼州、狼山州、玄池州、溪弹州,以及瀚海都督府、皋兰都督府、燕然都督府、贺兰都督府、龟林都督府、金微都督府、幽陵都督府、居延都督府、仙山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阴山州都督府、坚昆都督府等都督府。
  单于都护府:包含今内蒙古的中北部及内蒙南部地区,辖有云中都督府、
  桑干都督府、定襄都督府、呼延都督府4个督都府。
  
  (二)河南道——唐有河南道,相当於现在的山东省、河南省全境,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后分出都畿道)。治所.:洛州(今河南省洛阳市)。
  
  东都:治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河南府:治洛州(今河南省洛阳市)领21县。汴州 :治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领6县。孟州:治大基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所辖之孟州市)。陕州:治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所辖陕县)领6县。虢州:治阌乡(今河南省郑州市所辖荥阳市)领6县。汝州:治临汝(今河南省洛阳市所辖之临汝县)领7县。许州:治长社(今河南省许昌市)领9县。蔡州:治汉寿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所辖之上蔡)领10县。 陈州:治淮阳(今河南省周口地区)领6县。宋州:治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领10县。濮州:治鄄城(今河南省濮阳市所辖之濮阳)领5县。郑州:治管城(今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领7县。滑州:治白马(今河南省安阳市)领7县。密州:治密县(今河南省郑州市所辖之新密市老城)领4县。
  
  沂州:治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所辖之临沂)领5县。兖州:治瑕丘(今山东省济宁市所辖之兖州市东北)领10县。齐州:治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领6县。青州:治南阳城(山东省潍市所辖之青州市)领7县。棣州:治蒲台县(今山东省滨州市所辖之惠民县)领9县。莱州:治掖县(今山东省烟台市所辖之莱州市)领4县。登州:治蓬莱(山东省烟台市所辖之牟平区)领4县。郓州:治郓城(山东省菏泽市所辖之郓城)领9县。曹州:治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所辖之定陶市定陶镇西)领6县。淄州:治淄川县(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领4县。
  
  亳州:治谯城(今安徽省亳州市)领8县。宿州:治虹县(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领4县。颍州:治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领4县。濠州:治钟离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北)领3县。
  
  海州:治怀仁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海州区)领4县。徐州:治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领7县。泗州:治临淮县(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领4县。
  
  (三)河东道——唐有河东道,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河北省部分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河东道辖河中府、太原府等,共21个府州。治所:河中府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西);
  
  太原府: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之晋阳;唐在此置“北京”)领13县。河中府:(今山西省运城市之永济西)。绛州:治新绛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之新绛)领11县。晋州:治尧都(今山西省临汾市之尧都区)领9县。隰州:治隰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之隰县)领6县。汾州:治隰城(今山西省吕梁市之汾阳市)领5县。泽州:治丹川(今山西省晋城市之泽州县)领6县。沁州:治沁源县(今山西省长治市之沁源县)领3县。忻州:治定襄县(今山西省忻州市之忻州)领2县。岚州:治岚县(今山西省吕梁市之岚县)领4县。石州:治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之离石区)领5县。朔州:治朔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之朔州)领2县。辽州:治昔阳(今山西省晋中市之左权)。代州:治代县(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领7县。并州: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区古城营村)。宪州:治娄烦县(今山西省太原市所辖之娄烦市)。蒲州:治河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所辖之永济市蒲州老城)领8县。仪州:治辽山(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领4县。潞州:治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之长治)领10县。云州:治定襄县(今山西省大同市新原乡)领1县。
  慈州:治滏阳县(河北省邯郸市之磁县)领5县。蔚州:治蔚县(河北省张家口市之蔚县)领3县。武州:治宣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祁州:治无极(今河北省保定市所辖之安国市)。
  
  (四)河北道 ——唐代有河北道,其北部包括今北京市、天津市一部;河北省和辽宁省大部,南部包括今河南省和山东省。治所: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所辖之魏县大名东南);
  
  魏州:治元城县(即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大名北)辖10县。贝州:治清河县(即清阳,今河北省邢台市所辖之清河市)辖9县。洺州:治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辖10县。邢州:治龙冈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之邢台县)。辖9县。赵州:治平棘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之赵县)辖9县。冀州:治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所辖冀州市)辖9县。沧州:治清池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东关)辖12县。瀛州: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县一带)辖6县。深州:治陆泽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之深泽市)辖4县。莫州:治莫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所辖之雄县鄚州)辖6县。定州:治安喜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辖11县。恒州:治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之正定市)辖9县。易州:治易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辖8县。妫州:治怀戎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所辖之怀来市狼山)辖1县。平州:治卢龙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所辖之卢龙市)辖3县。澶州(今河北省邯郸市丘县)、磁州(今河北省邯郸市所辖之广平县)、景州(今河北省衡水市所辖之景县)、涿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所辖之涿州市)、鲜州(今河北省廊坊市所辖之三河市)、归义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所辖之容城市)。威州:(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之井陉市)。凛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所辖之涿州市)。信州:治黄龙县(侨治范阳境——今河北省涿州市)领1县。青山州:景云元年析玄州置(侨治范阳——河北省涿州市之水门村)领1县。玄州:治静蕃县;贞观二十年以纥主曲据部落置(侨治范阳——河北省涿州市之鲁泊村)领1县。顺州:治宾义县(今河北省涿州市)领1县。
  
  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市西南城区)领15县。黎州:治良乡之故都乡城(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领1县。咸州:治威化县(今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北);武德二年以内稽部落置。初治燕支城(吉林省四平市),后侨治营州城中(辽宁省朝阳市);再后治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之石窟堡,领1县。归义州;治归义县;总章中以新罗户置(侨治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之广阳城)领1县。夷宾州:乾符中以愁思岭部落置(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之广阳)领1县。师州:治良乡县;贞观三年以契丹、室韦部落置(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东)领1县。瑞州:治良乡之广阳城:本威州.贞观十年以乌突汗达干部落置(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之广阳)领1县。慎州:治逢龙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东长沟)领1县。带州:治孤竹县;贞观十年以乙失革部落置(侨治北京市昌平区之清水店)领1县。燕州(今北京市昌平区桃峪口)。檀州:治密云县(今北京市密云区)领2县。归顺州:治怀柔县;为契丹松漠府弹汗州部落(今北京市怀柔区)领1县。鲜州:侨治潞之古县城(今北京市通州区之古县城)领1县。
  
  蓟州:治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辖3县。沃州:治滨海县(今辽宁省朝阳市),后侨治蓟县之南回城(今天津市蓟县)领1县。
  
  卫州:治汲县(今河南省新乡市所辖之卫辉市)辖5县。相州:治安阳县(今河南安阳市)辖11县。洛州:治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领24县。怀州:治河内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所辖之沁阳市)领3县。
  
  博州:治聊城县(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辖6县。德州:治安德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辖7县。棣州:治厌次县(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申桥以北)。辖5县。
  
  营州:治柳城县(今辽宁省朝阳市)辖1县。崇州:治营州之废阳师镇(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后与鲜州同侨治潞(北京市通县)之古县城;为唐武德五年析饶乐都督府之可汗部落置。领1县。昌州:治龙山:贞观二年以松漠部落置侨治营州静蕃戍(今辽宁省朝阳市);后治安次之故常道城(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领1县。
  安东都护府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灭亡高丽后,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

  (五)山南道——山南道是唐朝的一个道。治所在襄州襄阳。贞观十道之一,位置在秦岭以南,长江和剑门关以北。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陕西省南部,四川省北部,湖北省西部。开元之后,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
  兴元府: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兴州:治顺政县(今陕西省汉中市所辖之略阳市)领2县。凤州:治梁泉县(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镇)领3县。洋州:治西乡县(今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四季河)领4县。商州:治上洛(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领6县。金州:治西城县(今陕西省安康市)领6县。梁州:治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领5县。
  集州:治难江县(今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旺苍东部)领3县。巴州:治化城县(今四川省巴中市)领9县。利州:治绵谷县(今四川省广元市)领6县。蓬州:治大寅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大寅镇)领7县。壁州:治诺水县(今四川省巴中市所辖之通江县)领5县。渠州:治流江县(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领3县。
  合州(今重庆市所辖之合川市)、万州:治南浦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领3县。开州:治盛山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开县)领3县。渝州:治巴县(今重庆市)、忠州:治临江县(今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辖5县。涪州:治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领5县。夔州:治奉节县(今重庆市奉节县)领4县。
  均州:治武当县(今湖北省十堰市所辖之丹江口市)领3县。 房州:治房陵县(今湖北省十堰市所辖竹山县)领4县。隋州:治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领4县。郢州:治京山县(湖北省武汉市所辖之武昌)领3县。襄州:治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领7县。荆州:治江陵县(今河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领8县。复州:治沔阳县(今湖北省省直辖之仙桃市)领3县。江陵府(今湖北省荆州市所辖之江陵市)、硖州:治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领4县。归州:治秭归县(今湖北省宜昌市所辖之秭归县归州镇)领3县。沣州:治沣阳县(今湖北省武汉市之黄陂区南)领4县。
  邓州:治穰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所辖之邓州市)领6县。唐州(泌州):治泌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所辖之唐河县湖阳)领7县
  
  (六)淮南道 ——(淮南道是唐朝时的行政区划,辖下有14州、共57县,相当於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治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治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所辖之江都市)领6县。楚州:治历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领5县。
  
  和州(今安徽省巢湖市和县)领3县。濠州:治钟离(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领3县。寿州:治寿春(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境内)领4县。舒州:治潜山(今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领6县。滁州:治清流县(今安徽省滁州市东南部琅琊区)领3县。庐州:治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领5县。
  
  光州:治光山(今河南省信阳市东部潢川县)领5县。申州:治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西部浉河区)领3县。
  黄州:治黄冈(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南部黄州区)领3县。沔州:治沔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领2县。安州:治安陆县(今湖北省孝感市所辖之安陆市)领6县。蕲州:治蕲春(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南部之蕲春市)领4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