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中国公元前140年前后成书的《淮南子》中记载的:“日中有踆乌.”《汉书·五行志》中对前28年出现的黑子记载则更为详细:“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从汉朝的河平元年,到明朝崇祯年间,大约记载了100多次有明确日期的太阳黑子的活动.在这些记载中,人们对太阳黑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甚至变化都有详细的记载.
1840年代德国的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黑子10-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还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活动随时间变化的纬度分布也有规律性.一开始,几乎所有的黑子都分布在±30°的纬度内,太阳活动剧烈时,它往往出现在±15处,并逐步向低纬度区移动 ,在±8°处消失.在上一个周期的黑子还没有完全消失时,下一个周期的黑子又出现在±30°纬度附近.如果以黑子的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黑子分布图很像蝴蝶,因而称作蝴蝶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