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内水分含量较多可能面临水中毒的风险,即医学上常说的“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是指人体内水分过多而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而引发的病症,会导致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几个小时内就会死亡。
而控制身体水分平衡的主要物质为“抗利尿激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告诉肾脏“不排尿,多储水”。在正常情况下,人一边喝水,一边就会排尿;如果喝得多了,抗利尿激素分泌就会减少,使排尿增加,始终保持身体内水分平衡。
对健康人来说,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改变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但是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喝水——比如去参加什么“喝水大赛”,就可能导致大量多余水分无法排出,身体产生各种不适。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受到干扰,在身体该排水的时候不排,反而不断储存,结果就造成低钠血症。
扩展资料
一、饮用水种类的选择
新鲜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煮沸而来,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含钙、镁等元素的硬水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偶尔喝点饮料、咖啡等饮品并无害处,不过要适可而止,更不能用这些饮品来代替白开水。
二、喝水的时机
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时间:早上起床后先喝杯水,让身体开始新的工作;到办公室后先别急着喝咖啡,给自己喝一杯温开水,补充身体水分;上午10点左右喝一杯水,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失水;午餐后半小时喝一杯水,加强身体的消化能力。
下午4点左右喝一次水,促进肠道蠕动;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20点左右喝水能冲淡血液,利于血液循环。
三、饮用水的温度的选择
冰水的温度和体内的温度的反差太大。一口饮尽,图痛快,降温,急速的物理降温可能会引发胃肠道的痉挛,甚至腹痛。烫的水高温对食管、胃都有损害,所有高温的东西其实都会损害胃粘膜。温开水是最好的。25度、30度、35度,最高不要超过40度,最低不要低于25度。这个温度内的水最纯粹、最干净,最能解渴最能有效地补充喝了最舒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_你还在每天8杯水吗?这样喝水可能要了你的命
身体内水分多了会引起发胖。
所谓“含水量”就是体液,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体液的量与性别、年龄和胖瘦有关。肌组织含水量较多(75%-80%),而脂肪组织含水量较少(10%-30%)。
通常男性的体脂含量少于女性,因此成年男性的体液量约为体重的60%,而成年女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50%,小儿的脂肪较少,故体液量所占体重的比例较高,新生儿可达体重的80%。随年龄增大,体内脂肪增多,14岁以后其体液所占比例与成人相差不多了。
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中,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的肌肉不如男性发达,故细胞内液约为体重的35%。细胞外液在男性和女性均为体重的20%。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液和组织间液。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液约占体重的15%。当然,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血液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得到平衡。
平时是需要合理得控制饮食,同时加强锻炼,是可以改善身体水分含量比较高的问题的。喝足够的水能维持机体功能平衡,还能对避免水分潴留有帮助。
喝水让新鲜的水分进入到细胞内,再通过呼吸、排尿、出汗和排便代谢水分。水分能提高代谢程度。在喝水的时候(特别是冷水)对机体的产热作用再加上水分充足的身体效率的增加,会让机体的代谢过程以最佳的方式运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