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调的笛子指法

如题所述

1、do(1)按住第四、五、六孔;

2、re(2)按住五、六孔;

3、mi(3)按住第六孔;

4、fa(4)按住第四、五孔,或第六孔按半孔;

5、sol(5)按住第一、二、三、四、五、六孔;

6、la(6)按住二、三、四、五、六孔;

7、si(7)按住第三、四、五、六孔。

扩展资料

笛子技巧

1、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

2、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3、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4、叠音(又):例如 6 的叠音相当于 717 6 一般。 6 是主音,而 717 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5、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6、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吹奏入门

  吹笛是用口将气息吹进笛子的吹孔而发出的声音。吹响它的方法要领如下: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 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下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体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技法

  (一)演奏姿势

  吹笛子首先要讲究姿势正确、自然,一是要有堂正的仪表;二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姿势分立势和坐势两种。

  在吹曲笛和更大的低音笛时,也可用左手的食指第三节下端靠大拇指一侧和小指一起与大拇指相对将笛持住。用这种方法持笛,在右手进行飞指抹音时,即使左手三孔全打开,笛子也不会动摇。

  在合奏和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势。坐势要求上身和立势相同,椅子高低要适度,以免妨碍吹奏和呼吸。坐时最好不要架腿,两腿自然分开才能坐得安稳。

  (二)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正确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能很好地演奏。

  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气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加快速度。吸气也分慢吸和快吸两种,一般在乐曲开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优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要求吸气饱满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吹奏时无法控制。快吸一般用在快速乐曲中和没标换气记号的连续吐音之间。

  吹奏时的呼气不是平常从两个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从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两颊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使吹出的一股气息形成均匀的、有节制的、有压力的气柱将笛子吹响。

  吹奏中的呼气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发颤,而应留二分余气,便于下次吸气迅速,使乐曲吹奏能自然连贯地进行。为了增大肺扩量,使气息更充足,平常可坚持长跑、游泳和做深呼吸运动。

  (三)吹奏口形

  吹奏笛子的口形与笛子发出的音色有直接关系。同一支笛膜松紧度一样的笛子,不同口形吹出的音色就截然不同。

  笛子是用气来吹奏的,它包括吹气和吸气时颈部、喉部和口腔都要放松、打开,像平常打哈欠时那样,上下嘴唇对齐,使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位于嘴唇中央,两颊和嘴角中间收,呈椭圆形。上唇稍微靠前,轻轻靠在下唇正中的、约被下唇盖住四分之一的吹孔中。

  吹笛子有了正确的口形,还要用一定的角度。一般是嘴唇和吹孔成九十度直角。

  尽量使吹孔剖开气往后的漏气声减到最小,使进入吹孔的气畅通无阻,灌响笛子。从而找到最好的方法和音色。

  (四)舌头的运用

  吹奏时舌在口腔中的各种运动对笛子的发音有各种影响。舌体横纹肌的不同收放,使舌体向各个方向弯曲、伸展,吹奏中由于舌体横纹肌的交替收放,使舌与上颚时而贴近,时而离开,对呼气起着“开关”的作用,造成呼气的时断时续,使吹奏的笛音产生分奏的音乐效果,如吐青、垛音、叠音等。舌尖在放松的条件下利用气的冲击与上颚有弹性地时抵时开,使笛声产生“碎音”效果,如花舌音、弹音等。

  舌在不用时应自然放松地收于口腔下部,以使口腔打开,增大气流的通道。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06

第3个回答  2016-03-05
所有的笛子指法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只是笛子的调
第4个回答  2021-01-29

相似回答